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4088|回复: 29

迄今看到的对响水“3·21”爆炸事故最深度实用的分析(安全专家粟镇宇3篇合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5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合集的篇幅不短,但非常值得深度学习:其分析不仅专业而且实用、接地气,其态度更是客观审慎、悲天悯人。三篇全文如下:

第一篇:政府篇

江苏响水天嘉宜公司“3⋅21”爆炸事故造成了70多人不幸死亡,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甚至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也在联合国官博上发表声明,对这起事故导致大量人员伤亡深感悲伤。
这起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它会留给我们什么呢?是几十个家庭的悲伤,抑或是若干人锒铛入狱,或者是再来一波安全大检查?如果只是停留在这些层面,我们还会有下一起“响水爆炸”,甚至可能每年或者隔几年就会遇到一次。
在2007年的一次论坛上,有人问我中国化工安全的前景如何,我说不太乐观,可能每年都会遇到灾难性的大事故。理由是我们的化工产业规模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我们国家整体的化工安全管理理念和技术水平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完全杜绝大事故的愿望可以理解,但实际上目前阶段很难做到(过去几年我们发生了好多次大的事故)。
政府包括高层领导人重视安全和抓安全的决心和力度可谓前所未有,似已使出了浑身解数,但为什么这样的灾难性事故没有杜绝呢?很多人都在寻找答案。我认为目前化工行业的安全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不是出在某个点上,而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也是行业长期以来安全管理基础薄弱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结果。安全生产本身涉及复杂的管理和技术,它是一门科学,但我们却很容易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窘境。
天津8.12爆炸事故后,大家的反应是“震惊”,真心期望这次事故能让我们(政府、协会、咨询服务机构、高校和生产企业)痛定思痛,找出科学监管和企业有效运营的途径,避免类似的事故。相信不过多久,很多机构会组织研讨,很多专家也会建言献策。我在这里先抛砖引玉谈一点粗浅的看法。分成三篇,分别从政府(第1篇),行业协会、咨询服务机构、高校(第2篇)和生产企业(第3篇)的视角来探讨该如何防止化工行业灾难性的事故。
这是第一篇,政府篇。

从这几年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不断推出的各种法规以及各级政府官员所面临的压力,政府对生产安全的重视不言而喻,也可谓殚精竭力了。而且,似乎政府的招数都快用尽了,化工行业的安全状况却仍不尽人意(客观地说进步有目共睹!)。
一、安全检查不能替代系统性的安全管理

政府很焦虑,各种安全检查一轮接着一轮,重大活动期间尤甚,但为什么没有预期的效果呢?

试设想一下,政府组织几名专家到工厂走马观花看上一圈就能看出问题,就能开出灵丹妙药吗?我们做专业工作的人都知道,对于化工这样复杂的系统,任凭你经验多少、水平多高,走马观花最多看到一些表面的问题,譬如静电接地没有做好、某处化学品摆放不合适、标志标识缺失、安全距离不够、员工没有佩戴防护用品和消防设施配备不足等等。把全世界最高水平的专家请来,走马观花一遍,结果也大致会是如此。
我去过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当地安监人员每周来工厂检查三、四次,工厂相关的管理人员本职工作都不做了,纯粹在应付检查,可以说是疲于应付。当地安监人员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担心企业出事故,工作也非常认真和仔细。但零星检查的作用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这次发生事故的天嘉宜化工厂,一定也经历过数不清的安全检查。

不是说不要安全检查,必要的安全检查也是监管的环节,但要对安全检查的频次、范围和深度做科学的安排。从政府到机构,我们要明白:安全管理的执行过程必须由企业自身来完成,安全检查和碎片化的隐患查找有一些帮助,但不能替代系统性的安全管理。

二、对政府工作的建议

目前,政府部门在安全管理这件事情上很焦急,甚至恨不得替企业把安全都管了。政府的想法和出发点是好的,但还是应该把更多管理的空间交给企业自己。那么,政府到底该怎么做呢?我本没有资格来谈论这个问题,斗胆建言,在安全管理这件事情上,政府的主要职责是构建法规标准、科学监管、为企业提供指导以及引导规范社会资源参与安全服务。
目前形势逼人,当务之急是政府要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探究之言仅供参考),一是完善安全相关的法规和标准;二是探索和实施科学的监管;三是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四是善用和规范社会资源,坚决剔除形式主义。
1、完善安全相关的规范和标准

我们国家与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模糊的地方也很多。企业和从业者搞清楚法规要求是最基本的,但从国家层面,政府应该梳理已有的与安全相关的法规,使之根据完善和系统化,这样也有利于立法的规划。

目前,在基层使用法规和标准的时候,模棱两可的地方比较多,经常有专家在微信群里争论该如何做才合规(企业里的人就更难把握尺度了),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因为规范和标准中有些地方不够具体,而对于我们当前所处的这个发展阶段,有时候明确具体的规定是必要的,国家可以把规范和标准写得更加详细一点,也可以补充相关的解释细则,这样对于基层的执行会很有帮助。
我们很多标准就是寥寥几页纸,对比一下欧美颁布的标准,人家的很多像是一本教科书。不是说我们也要写成一本教科书,但是要尽可能详细到便于执行和落实。我们安全相关规范和标准的内容和质量还有很多提升的空间,政府可以发挥社会的力量来完善法规和标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体制内的专家,在国内的跨国化工企业里也有很多专家,他们了解国际上良好的管理实践,而且有丰富的实干经验,他们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吸收他们加入会有助于提升安全标准的编写质量。
规范和标准一方面是给企业参考,另一方面是监管的依据。它们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是整个行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必经的过程。
除了规范标准,国家也可以组织专家紧贴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编写相关的实施指南。现在我们很多企业也逐步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如何着手去做,尤其是许多中小企业在安全工程技术方面能力较欠缺。在一些中小化工企业,不少处于中坚力量的管理人员(管生产和管安全的中层管理者)缺乏足够的安全管理经验和技术知识,譬如,分不清静电释放类型和控制措施、对粉尘爆炸的机理和预防措施缺少理解、大部分人都没有开管作业许可这样的概念。如果有相关的指南,对于他们会是很大的帮助。
2、探索和实施科学的监管

如何做好监管?需要政府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我们必须明白,运动式的粗浅的安全检查方式不应该是监管的主旋律。

我们或许可以探讨和研究欧美合规监管的经验。“政府-保险公司-企业“这样的间接监管模式也值得探究。

监管是太复杂的议题,因为缺少这方面的经验就不多谈了。
3、促进专业人才的培养。

专业人才缺乏是导致化工行业安全工作搞不上去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是很难短时间补足的短板。无论是在政府监管部门还是在企业里,我们都缺少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专业人才(好的专业人才有,但还太少了)。政府目前尝试通过聘请社会上的专家参与安全监督管理,但是如果社会上也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国家要有相关政策来引导。
如何在短时间培养出一批胜任的安全管理和技术专业人才呢?

长期看,国家层面需要建立这方面人才的培育计划,从大学教育就要开始,我在第2篇中会谈到大学教育的问题。

短期看,为了解燃眉之急,国家或省级可以组织专家培训班,给基层专家安排系统性的学习,帮助他们提升水平。国家可以出资开发系列的培训课程,从社会上招募经验丰富的优秀专家来做讲师,如果每个省每年帮助100名专家获得提升,对行业的推动会非常大。

参加专家培训班的人可以是来自政府监管部门、专业服务机构或企业。这样的培训学习应该是系统性的,不能是2-3天的走过场,取一个什么证了事,累积20天左右的培训或许可以收到好的效果。

讲师必须接地气,有实际管理经验。在招募讲师时,不要局限于体制内的人才。我们国家开放了几十年,有些大国企做得不错,很多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合资或独资企业也培养了很多资深的安全管理人才,这些人才是很宝贵的。但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好,他们在属于自己的圈子里,没有融入整个行业,结果我们国家在安全管理领域呈现了两种差别很大的做法,一是体制内企业的做法,一是跨国企业的做法。

国家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让这些跨国企业的“局外人”发挥更多作用,他们能像催化剂,起到一定的引领和促进作用。一种可喜的现象是目前一些民营企业开始聘请有跨国企业安全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来管理安全。
4、善用和规范社会资源,坚决剔除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非常害人,而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形式主义则会要了人的命。

譬如,政府推行的安全标准化体系,如果把每个要素真正做好,落到实处,安全管理水平一定是会上台阶的。但是,在实际上普遍存在企业埋头做文件、专家审核看文件的“表面文章“,工厂的实际管理与文件是两码事。文件做得再漂亮,现场没有变化,对预防事故没有任何好处,该出事故还是会出事故。这种状况与安全标准化的初衷背道而驰。

又譬如,政府要求为危险工艺装置开展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HAZOP分析)。HAZOP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对于企业实现化工过程安全至关重要!西方的化工企业经过几十年的摸索和应用已经说明了这一点,但我们很多企业还没有理解它的重要性,一些服务机构不专业或不负责任,明明需要2-3周的工作,2-3天就完成了;更有甚者,有些机构(希望是少数)在开展HAZOP分析服务时,根本不与企业技术人员开会讨论,自己拿资料回去随便编一份报告了事,结果企业对政府交了差,机构赚


……

发表于 2019-4-1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不错,后面的呢?
发表于 2019-4-15 1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讲的很到位
发表于 2019-4-15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用么,你以为当领导的不知道是咋回事,你太年轻了吧
发表于 2019-4-15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后后续
发表于 2019-4-15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后后续
发表于 2019-4-16 0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期待后后续
发表于 2019-4-1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管理模式一时难改
发表于 2019-4-16 1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啊,后面的呢?
发表于 2019-4-19 20: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就像最后一段话讲的,我们公司隔壁一家企业叫了一个毕业两年的大学生来做安全标准化材料,我刚好有机会过去参观企业顺便看了看一些安全材料,标化里面的十三要素和一些基本要素材料都体现了,而后问了问安全管理反面实际运行情况,比如,隐患排查、安全教育、作业许可证等。结果她一脸懵逼的看着我说不明白只知道材料要这样写
发表于 2019-6-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隐患排查、安全教育、作业许可证
发表于 2019-6-3 11:48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大体可以,宁外如何解决政府的懒政、堕证问题,和企业管理体制及安管人员、生产人员相关素质问题,危化企业配备注安到现在都没做好!请问找谁?????
发表于 2019-6-21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学习一下,不发表任何意见!!!
发表于 2019-10-2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发表于 2019-10-29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不错 今年必考
发表于 2019-11-2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人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9-11-3 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无小事。
发表于 2020-1-19 1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有感触,期待楼主后续的分享
发表于 2020-1-19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不错,深受启发,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20-1-19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1. 尽早把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后果的主要危害辨识出来并落实安全措施。譬如,对于危害大的工艺装置,认认真真开展HAZOP分析,或采用其它类似的危害识别方法,总之得把主要危害都找出来(指那些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泄漏、形成火灾或爆炸的危害),然后编制详细的工作计划及时落实危害分析所提出的整改措施(限定时间、责任到人)。企业的工艺技术骨干、生产骨干和维护维修骨干等熟悉工艺过程的人应该积极参与这项工作*【注】,才能真正把它做好,也才有意义。对于规模大的企业,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则要抓重点,罐区、槽车装卸、反应过程、分离过程、涉及易燃液体的温度压力较高的工艺单元、高低压界面(防止高压串低压)、可燃粉尘处理系统、化学品贮存以及含有溶剂的污水罐等区域宜优先开展这项工作(参照最近两次事故的教训,危险固体废物贮存也需要补进来)。
  注:国内很多中小化工企业,车间或装置的管理人员基本上是三大员:车间主任(工艺)、设备主任和安全主任,这些人整天忙里忙外,这项任务的落实难度就会很大,企业要想办法克服,包括适当调增人员。
  2. 在第1条工作的基础上,检查和更新相关的操作规程,并且为一线操作人员提供针对性的培训(重点是工艺系统中有哪些主要危害、是如何控制的,以及应急操作的要求)。
  3. 识别出工艺系统中那些特别关键的设备(发生故障可能导致危险化学品严重泄漏的设备或容器),通常占工艺系统总设备数约15%-20%左右。检查它们的现状(实地检查)和查看最近的检验测试记录,如果不合格,及时修复或更换(修复或更换期间也要有适当的安全措施,防止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事故)。
  4. 如果存在涉及可燃粉尘的工艺单元,要评估发生粉尘爆炸的风险。假如短期内难以落实复杂的整改措施,至少应该先落实一些基本的安全措施,譬如确保静电接地完好;清理作业区域存放的粉料(避免在作业现场存放数量较多的粉料);及时清扫(地面上和设备上沉积的粉尘厚度不超过0.8mm,清扫时尽量避免扬尘);集尘器、造粒机这些粉尘爆炸危险性大的设备要设置阻火阀和泄爆板(释放到室外安全的地方)。
  5. 管控高危作业的风险,特别是动火作业、开管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和登高作业的许可及作业过程。其中前面两项与过程安全关系密切,后面两项与作业安全相关(也容易造成死亡事故)。我们普遍都比较重视动火作业,但很少有企业实行开管作业许可证制度(开启管道或容器的许可制度,譬如从工艺管道上更换一只阀门的作业就属于开管作业),这个方面需要补强,很多伤亡事故发生在开管作业期间。
  做好上面这些工作是最基本的,是为了暂时防住严重的事故。在化工厂运行期间,那些没有消除的危害无时无刻都在与我们赛跑,时不我待!
  2
  建立系统性的安全管理
  导致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通常管理上的缺陷是很多灾难性事故的根源,技术上的缺陷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我们在企业里强调安全文化、管理体系和人员培训,这些都是实现安全的手段,它们归根结底体要现在消除危害和控制风险上。长期而言,需要建立系统性的安全管理机制,才能确保工厂总是在可以接受的风险下运行。
  灾难性的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做得好的企业,在1-100年间不发生灾难性的事故完全是可期的(在开展过程危害分析时,通常单个事故情景的风险至少控制在10000年一遇)。相反,不认真落实安全措施和消除危害,工艺系统就会在风险不可控的状态下运行,在1-100年间发生事故就有一定的必然性(当然,是发生在第1年、第5年或第25年有一定的偶然性)。
  系统性的安全管理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可以帮助我们尽可能彻底地消除或控制主要危害;一是让好的做法一直延续下去并不断完善。它分成两个层次,一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推行,一是在管理制度的框架下由胜任的人完成安全技术的应用。下面展开来详细讨论一下。
  1、安全职责错位必须纠正
  我们很多企业安全做不好,一个核心症结是安全职责错位,认为安全就是安全部门的职责(不少企业最高管理层也有这样的误解),这种错误的认知导致很多工作难以开展下去,企业搞好安全的愿望自然会落空。
  企业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明确直接管理者对安全负责,安全才能管得好。譬如,项目经理是项目执行过程中安全的真正负责人,车间主任是这个车间安全的真正负责人,工艺装置经理是装置安全的真正负责人,维修经理是维修部门(包括维修承包商)的真正安全负责人,维修班长是这个维修班组的真正安全负责人。真正对安全负责的不是企业的安全部门,而是上面这些直接管理者。
  企业安全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本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监督这些规章制度的执行落实(执行的主体是前面说的那些人),当然安全部门需要为执行过程提供技术和法规方面的支持。最后面这一条是安全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的,但在很多中小企业,安全管理部门忙于应付日常琐事,没有时间深入学习和自我提升,因而没有办法承担起专业支撑的职责。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化工企业,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9 2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