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518|回复: 4

应急术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1 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有关术语: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应急响应:是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是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突发公共事件:是指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其他严重危害,影响、威胁局部区域或者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的,需要由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应对的突发事件。突发公共事件一般包括自然或者人为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类型。

紧急状态:是指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过程中,采取常规措施无法有效控制和消除其严重危害时,有关国家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宣布在特定地域甚至全国采取临时性非常规措施、先例紧急立法权的一种严重危机状态。

应急状态:是指为应对已经发生或者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在某个地区或者全国范围内,政府组织社会各方力量在一段时间内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采取紧急措施所呈现的状态。

次生、衍生事件:是指某一突发公共事件所派生或者因处置不当而引发的其他事件。

耦合事件:是指在同地区、同一时段内发生的两个以上相互关联的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为迅速、有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方案。用以明确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进程中,谁来做,怎样做,何时做以及相应的资源和策略等。

总体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所有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综合性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关应急职责,应急行动、措施和保障等基本要求和程序,是应对各类事故的综合性文件。

专项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为应对某类突发公共事件或者为发挥某项重要功能而制定的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通常作为总体预案的组成部分。

专项预案应按照综合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制定,并作为综合应急预案的附件。专项应急预案应制定明确的救援程序和具体的应急救援措施。

现场处置方案(操作程序):是针对具体的装置、场所或设施、岗位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现场处置方案应具体、简单、针对性强。现场处置方案应根据风险评估及危险性控制措施逐一编制,做到事故相关人员应知应会,熟练掌握,并通过应急演练,做到迅速反应、正确处置。

部门预案: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其职责分工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部门预案分为总体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

单项预案:是指国家或者某个地区、部门、单位,针对某个具体活动或者项目,为应对其实施中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应急预案。如重大活动应急预案,应急演练应急预案等。

应急操作手册:是指为便于应急响应人员掌握和快速查阅有关职责、程序、规程、通讯方式以及人力资源等关键内容而编写的简明文本。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部门、单位等组织为有效地预防、预测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其可能造成的损失或者负面影响,所进行的制订应急法律法规、应急预案以及建立健全应急体制和应急处置等方面工作的统称。

应急准备: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进行的组织准备和应急保障。

应急响应:事故发生后,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应急救援: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或危害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恢复:事故的影响得到初步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和生态环境尽快恢复正常状态而采取的措施或行动。

一案三制:是指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所制订的应急预案和建立健全应急体制、应急机制、相关法律制度的简称。

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方式、方法收集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关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评估预测的过程。

预警:是指根据监测结果,判断突发公共事件可能或即将发生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或应急预案相关规定,公开或在一定范围内发布相应级别的警报,并提出相关应急建议的行动。

防灾:是指为了防止灾害的发生所采取的各项措施和部门间联运机制等的总称。

救灾: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为救助生命、维持基本生存需要和保护财产等所采取的各种直接措施。

事件前兆阶段:是指从预示突发公共事件可能发生的各种征兆开始出现到突发公共事件实际发生之前的阶段。

事件发生阶段:是指突发公共事件从发生到其危害和影响得到基本控制的阶段。

事后阶段:是指从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得到基本控制到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等得到基本恢复的阶段。

先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在事发地第一时间内所采取的紧急措施。

应急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一系列的应急响应措施。

应急保障:是指为保障应急处置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各项保证措施。一般按功能分为:人力、财力、物资、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治安维护、人员防护、通讯与信息、公共设施、社会沟通、技术支撑以及其他保障。

后期处置:是指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和影响得到基本控制后,为使生产、工作、生活、社会秩序和生态环境恢复正常状态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

预警分级:是指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紧急程度所划定的警报等级。发布时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信息报送分级:是指按照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而制定的信息报送标准。

应急响应分级:是指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影响的范围、严重程度和事发地的应急能力所划定的应急响应等级。

应急能力评估:是指对某一地区、部门或者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应对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能力的评估。评估内容包括预测与预警能力、社会控制效能、行为反应能力、工程防御能力、灾害救援能力和资源保障能力等。

应急后评估: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为了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能力,对各阶段应急工作进行的总结和评估。

心肺复苏(CPR):是针对呼吸心跳停止的急症危重病人所采取的抢救关键措施,即胸外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的自主搏动,采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快速电除颤转复心室颤动,以及尽早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来重新恢复自主循环的急救技术。心肺复苏的目的是开放气道、重建呼吸和循环。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应急救援的目标
通过有效的应急行动尽可能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楼主| 发表于 2011-4-21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它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它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
专业人员实施抢救受害人员,非专业人员不得进行该项工作,或者由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去救援。
组织撤离和防止进入相结合,做好警戒工作。防止那些非专业人员实施救援,救援不成反遭伤害。救援时必须有组织地建立警戒制度,有组织地实施救援计划。
警戒线应设在人群容易进入的地方。
警戒线距事故源的地点根据安全评价中重大危险源发生事故时危险半径确定。
负责警戒人员注意自身的防护,特别是消防器材或者气防器材一定要到位。
救护的顺序:先救护消防人员,再救受害人员,最后救无事人员。所以无事人员,不要擅自进入事故区。
救护人员及抢险人员注意自身的防护。
最初的区域应在下风向的500米以外设线。
控制事态,并对事故的危害进入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和危害程度。
控制事态由工程专业人员和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的扩展,是实施有效救援的重要任务。
危害物质检测检验的结果对事故的进一步救援起到指导作用,该结果利于指挥部做出科学的决策。该结果决定警戒线的大小,决定解决危害后果的办法。
事故抢险组和专业人员每一步抢险工作都要征得事故处理专家组的同意,也就是说专家组要对事故抢险工作方案进行论证。预防抢救方案不全面或不具体而导致更大的损失。(此时更加显示出应急预案的珍贵性。)
从这方面的工作可以看到预案的工作里应该具体到预案的组织成内容有:事故抢险组、环保测试组或压力容器测试组等组织。
事故抢救组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要根据自身的特长或同类企业的专业人员选定事故抢险组成员,要根据本区或其它地区的资源要素认真评价事故处理要求的资源要求。简单地说要合理配置人力和物力的需要。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人力和物力的需要决定事故的级别并编制应急预案。
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清洗、监测等措施,以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不能造成更严重的污染或二次污染。
相对稳定状态要求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
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性质,评估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并总结救援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发表于 2011-4-21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啊
发表于 2011-5-2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10 07:1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