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54|回复: 2

户外运动的高风险性,莫非还没有警醒所有参与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8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户外运动的高风险性,莫非还没有警醒所有参与者?
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次知道“瀑降”这项流动,是从日前两位“驴友”的意外身故开始的。
23日,来自湖南、重庆等地的多名户外运动爱好者相约贵州网红景点滴水滩瀑布,进行“瀑降”,即自瀑布之上速降而下。随后,两人被困。经由40多个小时的救援,被困者被救起,却均已不幸遇难。
         



遇难者位置。
25日,救援职员通过牵引绳将2人遗体运送至瀑布对岸,并集体为遇难者默哀。一位救援职员哽咽着讲述,第一次见到这么惨的场面,遇难者被岩石撞击,全身多处青紫。




救援者哽咽讲述营救瀑降遇难者。
近年来,户外探险引发的意外事故,不算罕见。可令救援者都哽咽的情形,却并不多。这让“瀑降”一词初为大众所知时,就散发出“恐怖”的味道。
顾名思义,瀑降,就是在悬崖处沿瀑布下降。听起来并不复杂,但实际上,“瀑降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资深户外运动教练,也是中国最早一批瀑降接触者大刘这样感叹。
迷人的危险
“瀑降最吸引人的的地方,我不以为是什么挑战自己,或者是寻找刺激,而是跟随瀑布从天而降,全程感触感染瀑布的所有冲击和美感。”在大刘看来,瀑降的独特吸引力在于这项运动让人真正地介入到了风景当中,跟随瀑布一同向下。
北京体育大学户外运动教研室主任布和先容说,瀑降除了高度带来的刺激,更能在获得运动快感的同时,赏识水流、植被景观等独特的自然环境。
然而这迷人之处也恰是瀑降的风险所在。
发生事故的贵州网红景点滴水滩瀑布。
危险首先来源于流水环境带来的不确定性。
水的活动会使瀑降四周的地貌时刻变化,因此即使你曾经无数次在同一个地点瀑降,每一次,都可能是新情况;而在下降过程中,一方面下降者要经受水流的撞击,从而影响技术动作。同时,冰凉的山涧水随时有可能造成人身体失温,造成心脏骤停;不仅如此,水流中携带的石块、树枝等随时都有可能击中瀑降者,带来危险。
“一旦发生意外,很轻易造成窒息,留给瀑降者应对的时间只有1分钟左右。”大刘夸大。
他还提出,从技术角度说,前期的锚点设置,对于现场环境的判定以及现场的清理都会对安全性带来影响,瀑降运动要求下降者把握成熟速降、攀岩技术以及绳子技术。也由于这些危险性,瀑降者需要配备专门的瀑降设备,如头盔、潜水服等。
资料图:瀑降爱好者。
然而,这还只是风险来源的一部分。布和提出,对于瀑降来说,还存在很大一部分的“主观风险”:“大家都感觉装备差不多,也都是从高处向下降,从岩壁下降与从瀑布下降,可能是一样的吧。”
一方面,因为其运动形式的相似,许多人会以个人速降经验来衡量瀑降的风险,忽视其从运动从装备到运动技术的特殊性。因此布和指出:“对这个项目不是很了解的话,无论是教练仍是队员,都轻易把它想的太简朴了,就忽略了水流、气候、气温的影响。”
不外,两位驴友的落难,全怪“这项运动太危险”么?
事故现场。
落难的驴友
在先前的现场视频中,能看到事发点滴水滩瀑布的水流中间位置挂着两个一动不动的人影,湍急的水流倾注而下,水流中依稀可见人影悬在瀑布半空,被水流冲洗着。
据了解,遇险驴友为一男一女,男性将近70岁,女性36岁左右,分别被困于瀑布约140米处和60米处。
官方通报。
针对二人遇难一事,8月24日下昼,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网通报称,经初步核实,两名被困职员与其他4名队员(其他4人安全)共6人,一起到关岭县关索街道办滴水滩瀑布进行探险流动,2名探险队员沿滴水滩瀑布第三层(高130米),往下速降,被困于瀑布半中心。
至于事故原因,目前并没有没有官方说法。不外从业人士通过现场画面和流传信息做出了自己的推测,终极指向都表明,这是一次预备与执行都不尺度的“冒险”。
布和指出,以事后的角度回看,如斯高风险的运动,本应有资质合格、有风险处理能力的领队跟随,不外,显然6位驴友中没有人具备这种资质。
布和还提到,“报道中看到女性遇害者4年前曾经玩过”,他提醒说:“且不提4年前她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至少对于户外的器械操纵来讲,4年是一个很长的周期了,几个月的距离都会变得很生疏。”
而大刘的关注点则更为细致:首先,两名遇难者未穿戴瀑降应当配备的短袖潜水服,证实这并非一个专业的瀑降步队,另外,作为首位下降者,女性遇难者随身携带了过多的装备。
资料图:瀑降流动中下降者并不随身携带过多装备。
“绳子运动有一个规则,就是谁布的绳索,谁第一个下,这是一个永远不会更改的规则。而这个布绳的人应该是团队当中经验最丰硕的一位,他先下去,一是为了检查绳子安全,二也可以判定水流。不外种种迹象都表明,他们打破了这个规则,这位女性遇难者一定不是经验最丰硕的那个。”大刘这样说道。
同时他判定,男性遇难者几乎可以确定是为营救已经被困的女受害者而下降。“由于通常瀑降是一个人成功下降后,接着一个人开始,而不会两人同时下降。”只是终极营救失败,二人双双殒命。
同行者接受媒体采访。
他还提出了极为重要的一点,事发前贵州境内经历了大雨,大量降水必然导致瀑布水量上涨,同时也会让水中的碎石和树枝等杂物变多,增加危险。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次瀑降步履,从一开始就不应该进行……
同行者也承认此次装备并不完善。
探险仍是冒险
根据最新报道,同行者称,他们不认识山路,抵达瀑布时天已快黑,因未携带光源,“瀑降”下山最快,便决定挑战。
如此说来,与其说这一行人是来探险,更正确的用词,应该是“冒险”。
“由于冒险可能成功的概率不高,你把握的情况是很少的;作为探险来说,我们是做了充足的预备和计划,所以是很保险的。”布和解释到。
资料图:瀑降瞬间。
同样,大刘也提及了类似的概念:“探险是什么?是你具备了一些最基础的技能、必要的装备,然后才去开展这项运动;而所有的冒险一定来自于你的装备不全、技能不全,但是你强行去做、去尝试。”
这也是如今户外探险运动或极限运动事故多发的重要根源。
发表于 2020-8-28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快乐地死去也算善终吧
发表于 2020-9-1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浪费人力物力,还得救援他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3 09:5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