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杨志明在全国劳动关系工作会议上透露,国家要努力实现职工工资每年增长15%,这样,就可以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职工工资增长翻番。 (4月19日《京华时报》)
5年内职工工资翻番,真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不过,公众的反应似乎很平静,质疑声音也不少:倍增目标如何实现?会不会变成平均主义大锅饭,或者继续扩大收入差距?还有人联系到未来的通胀预期,“工资翻番,物价会不会涨得更多? ”
这些担忧,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应该承认,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提出“工资倍增计划”,对普通劳动者尤其是工薪阶层来说,首先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好消息。目前的工资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靠低劳动力成本支撑的经济模式,都已经越来越难以为继,也无法满足人民分享发展成果的要求。增加工资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也是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
就如何实现工资较快增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出了具体措施,比如进一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非公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为重点对象,努力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范围,加快建立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具体目标是,“实现企业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经济效益增长,企业一线职工工资增长不低于企业平均工资增长”。这些措施,总结起来就是逐步增加劳动者一方的话语权和博弈能力,通过市场定价和平等协商,形成合理的劳动力价格水平。作为政府主管部门,还可以通过及时发布工资指导价、适度调整最低工资等,为工资收入划定下限,保证涨工资目标的实现。诚然,这些还有赖于扎扎实实地推行落实,要有督察机制,有问责机制,不然,目标容易落空。□欣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