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256|回复: 0

老人山顶突发心脏病,无人机辅助快速避险下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0-14 1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人突发心脏病

困在海拔六七百米的山上

无法行动

救援人员连跑带爬

抄近路以最快速度赶到山上




如此的高度

老人急需救治

怎么能最快速度下山?

还能保证老人平稳?

小长假的景区内人头攒动,由于山高人多,边登山边欣赏风景的游客步伐缓慢,大家都随着登山的人流拾级而上。可是,漫长的队伍后方却有一支“红衣小队”突然偏离人群,穿入树林后一路小跑,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

抄近路连跑带爬的“登山小队”

沉重而焦急的脚步声、粗重的喘息声、树枝刮在衣服上刺耳的剐蹭声……随身记录仪上的画面,留下的是前方领队背着装备的背影,奔跑、攀爬和每次仅有几秒钟的辨别方向时的简短休息。20多分钟的画面中,几乎没有什么对话,大家都在拼命地向医巫闾山主峰进发。

10月2日15时38分,这支特殊的5人“登山小队”——锦州北镇市消防救援大队康泰路消防救援站山岳救援班组,仅用时21分钟,从医巫闾山的山脚下,携带救援担架、绳包等器材,每人负重近30斤的装备,在接近主峰的位置成功与被困者会合。

“为了节省时间,只能抄近路。”带队的副站长曹有库说,因为当时正赶上小长假,景区里的人特别多,接到救援任务时就得知时间紧迫,抄近路就是走没有路的地方,遇到狭窄险峻的地方,大家可以说是手脚并用,一路爬行着上的山。


到救援人员,等候在山顶的人心里有了底,脸色苍白、瘫坐在地上的老人也点了点头示意。家属说,因为在登到山顶时老人心脏病发作,浑身无力无法行走,家人先后联系了急救和救援人员,希望能让老人尽快下山就医。

在和医务人员了解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后,救援人员开始制定转移下山的方案。“老人的状态靠搀扶不行,地理条件所限背下山路太陡也不安全。”救援人员按照医生的建议,老人现在需要挂点滴和吸氧,且不适于大运动,需要尽快到医院。

摆在面前的下山方式只有将老人固定在担架上,从山顶一步步地顺下山,或者全程用担架抬下山。

考虑到老人的年龄以及发病原因不宜紧张,加上救援队伍中还有蓝天救援队员,可进行人员的支援和轮换,在参考了医务人员、现场工作人员及蓝天救援队领队的救援意见,征求了伤者家属及伤者的同意后,消防救援人员最后决定采用抬的方式进行救援。

抄近路尽快去医院“像抬着鸡蛋”下山

救援人员与医务人员相互配合,一边安抚患病老人和家属的情绪,一边妥善将老人安置在救援担架上,做好安全固定准备下山。

路线的选择又摆在大家面前,如果从正常的观光石阶路下山,路途远加上游客人流密集,下山时间无法预测;抄近路虽然能节省时间,但路途陡峭,对救援人员的体力消耗更大。“群众的生命安全是第一位。”救援人员没有过多犹豫,准备打这场硬仗,抄近路节省时间尽快将老人送到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7 2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