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京鲁豫等部分地区蔬菜价格迅速下跌引发各方关注,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对此,商务部23日紧急部署对策,帮菜农寻找销路。其中包括组织指导大型连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企业直接采购蔬菜,优先销售滞销蔬菜。 (4月24日《京华时报》)
组织大型连锁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企业直接采购蔬菜,无疑是一种减少中间成本,保菜保农,同时保证市民能吃上平价菜的有效举措。商务部这一快速反应,甚得民心。然而我们还是觉得很遗憾,这种事后补救式的措施,于减少菜农损失、平抑菜价来说,作用恐怕并不会很明显。
对于菜农来说,种什么、种多少,极容易受现时市场情况左右。今天什么菜贵,就选择种什么,一拥而上的种植之后,必然导致某种蔬菜在某个区域内的相对过剩。
单靠各自为战的菜农分散努力,根本无法避免这种情况出现。这就要求,信息掌握量相对较大、且有引导菜农种植职责的政府相关部门能有所作为。比如:提前对市场蔬菜需求进行相关调查和统计,对菜农的种植行为给予适当的建议和意见,甚至指导和引导;利用政府公权职能和信息掌握便利,在蔬菜成熟前期,提前为蔬菜联系出路;协调交通等相关部门,对农产品运输减免过路收费等等。
“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现象的避免,需要组织企业直接采购蔬菜,但更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亡羊补牢”式的执政思维彻底地转变;需要有将问题解决于事前,将损失控制于未及发生之时的政府执政能力;需要树立起有预见、有远见、有计划、有规划、有应急之策的蔬菜种植与供应体系。□刘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