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4月28日中国新闻网报道,3月份以来,浙江、湖南、江西、重庆、贵州等地不同程度地呈现用电紧张态势。对此淡季“电荒”现象,有专家表示,电煤供需矛盾是造成此轮“电荒”的根本原因,解决问题的根本措施是上调电价。
至于这个专家是谁,报道中有名有姓有单位有职务,但我觉得这些都无关紧要,我们不妨将此类人权且称为“涨价派”。
这些年,“涨价派”专家的确很活跃。可以说生活中哪里有紧缺,哪里有“荒”,哪里就有“涨价派”专家的影子和点子。
当道路资源稀缺,车位紧张,是他们力推停车费涨价,征收拥堵费;当火车票紧张,是他们鼓吹车票涨价;当汽柴油紧张,是他们支撑成品油涨价理论体系;当现在局部“电荒”时,又是他们在宣扬“上调电价”这一“根本措施”的硬道理!
尽管“物以稀为贵”是个古训,但它也是个再浅显不过的生活常识。如果遇到资源紧张,遇到“荒”就只剩下涨价,那这样的专家和普通老百姓有何差异,是不是就真只是个“传说”了?
专家之所以成为专家,是他们确实有高于常人的智商和点子。拿“电荒”来说,怎么样出主意想办法,既不增添群众负担,又将对民众生活的影响降至最低,这才是专家基本责任担当的要义。而不是利用价格杠杆这“一招鲜”,搞形同于拉闸限电的勾当,不但影响民众生活,还进一步增加民众生活成本。如果这只是权宜之计,也就还则罢了,怕就怕一旦涨价成瘾,“生米做成熟饭”,在“不荒”时价格也下不来,那可真就遗患无穷了。
所以说,千万不能遇“荒”即喊“涨”,此做法不但不符合科学逻辑,也不符合商业道德、职业道德,只会让专家徒增笑料,进一步向“砖家”迈进!□杨振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