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在基建不断提速的中国城市群,轨道交通建设迅猛发展。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不止是眼前生活的便利、交通的畅快,更多的是各类资源快速汇聚所带来的发展价值。而之于抱团发展的城市群,轨道交通起着带动优化城镇规模结构,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功能,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
眺望胶东半岛,3月10日,海阳市政府发布,青岛至海阳市域铁路项目已启动可研报告编制工作,预计2021年6月可获得批复立项。
意味着从“积极争取”到“加快实施”,积极融入青岛的海阳,加快融入青岛都市圈的同时,赋予两地发展更多的期待。
青岛至海阳市域铁路将获批立项!
众所周知,轨道交通是引导城市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因素。
2021年3月10日,海阳市政府发布,2020年青岛至海阳市域铁路项目已启动可研报告编制工作,预计2021年6月可获得批复立项。
海阳与青岛,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产业相融,之间一路坦途。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两座城市之间的距离也在逐渐拉近。往前看,两座城市的“牵手”,并非偶然。
早在2015年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调整)》中,就将青岛-海阳城际轨道列入2020年前实施项目。青岛-海阳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为:从青岛东站引出,向北沿既有滨海大道,经崂山区王哥庄、蓝色硅谷后到达终点海阳市,线路长度约120km。
2018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的《环渤海地区山东省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调整》中包括青岛—海阳城际铁路项目。
在海阳市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9年,即墨至海阳市域铁路按照市域铁路交流制式建设要求,开展项目前期筹备工作。在《2020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部分中则表态:“即墨至海阳市域铁路,年内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工作,并确定投建主体,以交通建设的率先突破,推动海阳加快融入青岛都市圈。”
而在海阳至即墨市域铁路开工前,为了加强海阳青岛两地全方位交流,已于2020年6月29日开通海阳至青岛地铁11号线(即墨钱谷山站)客运专线。显然,海阳也在积极释放融入青岛都市圈的信号。
当该条市域铁路落地,又将带给这两地怎样的发展利好?
积极融入青岛
将为海阳带来什么?
都市圈崛起的年代,全国大中小城市都在“建新群”,抱团作战。城市群能否成“群”,关键在于城市间的紧密联系与协同互动,“有形”的交通,是其需迈出的第一步。
近年来,开州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的战略机遇。成达万高铁和渝西高铁的落定帮助开州融入万州和主城的“1小时”通勤圈,使得开州将更多地分担主城部分职能,从而提升了自身发展能级。
由此来看,交通辐射,不仅拉近了沿线城市间的时空距离,也不同程度上重新调整沿线城际社会分工关系。
截止目前,青岛通往海阳的地铁已经修到即墨钱谷山站,从钱谷山站到海阳的这段地铁,国家发改委已经正式命名为“青岛即墨至海阳市域铁路”。待这条线路建成后,将与青岛地铁11号线钱谷山站无缝换乘,海阳市区到青岛五四广场仅需80分钟,届时海阳将真正融入青岛都市圈。
那么,青岛至海阳市域铁路项目将赋予海阳怎样的全新未来?
首先,该条市域铁路将缩短两区域之间的时空距离,改变区域城市网络的空间关系。将帮助海阳加快融入青烟威地区一小时城市生活圈,使城市间的联系更为紧密。
其次,将为海阳导入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推动海阳内部区域的重新洗牌。2021年3月2日,海阳市投资促进中心赴青岛开展驻点招商,表示将聚焦青岛主战场,上半年将择机启动“双招双引百日会战”活动,立足青岛产业转移承接,充实招商力量。市域铁路的开通必将进一步带动人流、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在沿线城市之间交换。沿线地区餐饮居住等传统产业必将随之升级完善,生活、文旅等新型经济也逐步落地,从而促进新城镇的成形,为海阳未来发展提前预留空间。
此外,还将改变海阳的城市交通组织方式。一旦通车,物流运输与公共交通枢纽很可能迁移至附近,周边的道路系统也将同步升级。多种交通方式汇于一处,促使新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出现,带来丰富而密集的资源,之后,自然便是线路所在片区的高调势起。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会长王峙表示,“独木难成林,各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只有加强交流协作,整合共享城市群资源,才能串联发展、引领城市群升级。”
显然,海阳积极融入青岛都市圈,是天时地利人和,更是提升城市自身发展能级和融入胶东经济圈发展一体化的迫切需要。
于青岛而言
也将驶上发展的快车道
此次“牵手”,不仅对拉开青岛城市骨架、提升城市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更为“青岛外拓”添上了一把烈火。
青岛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领头雁”,正在积极利用地缘优势与便捷的轨道交通线网,着力扩大自身辐射力。
地铁11号线外延海阳,一方面从地理位置上看,海阳、莱阳与即墨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丁字湾”。同作为胶东半岛沿海城市,有着较为相似的发展路径和特色领域,海洋经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隶属于烟台的海阳与青岛皆有着鲜明的海洋特色,但却有着不同的发展侧重,海阳在水产养殖领域实力不俗,而青岛则有着强大的海洋科技研发实力,拥有众多海洋科技“国字号”科研院所,双方合作优势互补,可共同打造综合性、开放式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优势互补,携手将海洋经济做大做强。
另一方面 ,交通的便捷也将随之影响人口的流动、迁移和聚集。青岛和海阳之间轨道交通建设带来的人才流入将会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量,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持续推动经济增长。且轨道交通带来的“公交化”迁移也将使“白天青岛工作、晚上海阳居住”成为现实。
未来单一的城市竞争将会转变为城市群竞争,而青岛、海阳所在的胶东半岛城市群,也将借势轨道建设,实现资本、企业、人才等要素的充分流动。进而加快区域利好的落地,促进胶东经济圈的实力层级。
再回到两座联动的城市,这既是机遇,也是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