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370|回复: 3

一氧化碳说明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25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标   

    中文名  一氧化碳

    英文名
carbon monoxide

    分子式
CO

    相对分子质量
28.01


CAS

630-08
0

    危险性类别  2.1类易燃气体

    化学类别  非金属氧化物

    二、主要组成与性状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化学合成,如合成甲醇、光气等,用作精炼金属的还原剂。

    三、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健康危害  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眼睛接触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食入

    五、燃爆特性与消防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50

  爆炸下限()
12.5
引燃温度()
610

  爆炸上限()
74.2

  最小点火能(mJ)
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
0.720

  危险特性  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六、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七、储运注意事项

    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C。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氧气、压缩空气、氧化剂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运输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八、防护措施

    车间卫生标准

  
PC-TWA (mg
m3)
20

PC-STEL
(mg
m3)
30

    前苏联MAC(mgm3)
20

      TVL-TWA


OSHA 50ppm
57mgm3


ACGIH 25ppm
29mgm3

      TLV-STEL
未制定标准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发烟硫酸-五氧化二碘检气管比长度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九、理化性质

熔点()
-199.1
沸点()
-191.4

相对密度(水=1)
0.79
相对密度(空气=1)
0.97

饱和蒸气压(k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燃烧热(kJmol)
无资料

临界温度()
-140.2

临界压力(MPa)
3.50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十、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避免接触的条件

禁忌物  强氧化剂、碱类。燃烧(分解)产物  二氧化碳。

    十一、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


LD50


LC50
2069mg
m34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大鼠吸入0.0470.053mgL48小时/天,30天,出现生长缓慢,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增高,肝脏的琥珀酸脱氢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活性受到破坏。猴吸人o1lmgL,经36个月引起心肌损伤。生殖毒性  大鼠吸人最低中毒浓度(TCLo)150ppm (24小时,孕122),引起心血管(循环)系统异常。小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o)125ppm(24小时,孕718),致胚胎毒性。

    十二、环境资料

    该物质对环境有危害,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十三、废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废物贮存参见“储运注意事项”。允许气体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用控制焚烧法处置。

十四  运输信息

危规号
21005
UN
编号
1016
包装分类     包装标志
4
14

包装方法  钢质气瓶。

发表于 2011-5-25 1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乱哦
发表于 2012-1-5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发表于 2012-2-1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努力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1-18 03: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