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937|回复: 6

安全生产技术精讲班第10讲作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安全生产技术精讲班第10讲作业

(第二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术)

   1.以下燃烧定义正确的是物质的( )。
   A.氧化反应    B.放热的氧化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    D.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
   2.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称为( )。
   A.着火    B.闪燃    C.火灾    D.自燃
   3.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 )的能源。
   A.温度    B.热量    C.温度和热量    D.能量
   4.下列关于自燃特征的正确说法是( )。
   A.无需着火源作用    B.无需明火作用    C.无需加热    D.无需氧化剂作用
   5.油脂滴落于高温暖气片上发生燃烧现象是属于( )。
   A.着火    B.闪燃    C.自热自燃    D.受热自燃
   6.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7.解释燃烧实质的现代燃烧理论是( )。
   A.分子碰撞理论    B.燃烧素学说    C.过氧化物理论    D.链式反应理论
   8.油脂接触纯氧发生燃烧属矛( )。
   A.着火    B.闪燃    C.受热自燃    D.自热自燃
   9.可燃液体发生闪燃时,其持续燃烧时间不足( )。
   A5    B10    C15    D30
   10.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低于( )时,木材燃烧则停止。
   A5%~6%    B8V%10    C14%~16    D20%~24
   11.可燃气体的火灾属于( )火灾。
   AB    BD    CA    DC
   12.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着火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13.轰燃使得火灾的发展过程由( )。
   A.初起期进入发展期    B.发展期进入最盛期    C.发展期进入减弱期    D.最盛期进入减弱期
   14.可燃液体发生着火时,燃烧的是( )。
   A.可燃蒸气    B.可燃液体    C.以可燃蒸气为主和部分可燃液体    D.以可燃液体为主和部分可燃蒸气
   15.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25%时不会发生燃烧,是说明燃烧的( )。
   A.必要条件    B.充分条件    C.一般条件    D.综合条件
   16.在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中,轰燃发生于( )。
   A.初起期    B.发展期    C.最盛期    D.减弱期
   17.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死亡的罪魁祸首是( ),火灾中约有一半的人员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硫化氢    D.烟
   18.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消除( )。
   A.氧化剂    B.可燃物    C.着火源    D.降温
   19.甲级生产的车间建筑耐火等级应( )。
   A12    B34    C45    D.不限
   20.规定电石库距离锻工、铸工等产生火花的车间需30m以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为了( )。
   A.消除着火源    B.消除可燃物    C.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D.消除氧化剂

   21.储存闪点低于一18度的可燃液体的库房属于( )。
   A.甲级储存
   B.乙级储存
   C.丙级储存
   D.丁级储存
   22.气焊施工现场的乙炔瓶与火源的距离不得少于( )。
   A5m    B10m    C15m    D20m
   23.可燃液体的危险等级按( )分类。
   A.自燃点
   B.着火点
   C.闪点
   D.挥发性
   24.煤堆在空气中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属于( )。
   A.受热自燃
   B.自热自燃
   C.着火
   D.闪燃
   25.下列火灾探测器中属于接触式探测器的是( )。
   A.感烟式探测器
   B.感光式探测器
   C.图像式探测器
   D.光电式探测器
   26.( )灭火剂已被发现对大气的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A.二氧化碳
   B.四氯化碳
   C.泡沫
   D.卤代烷
   27.化工原料电石或乙炔着火时,严禁用( )灭火器扑救。
   A.干粉
   B.干沙
   C.四氯化碳
   D.二氧化碳
   28.非接触式火灾报警器是根据( )进行探测的。
   A.烟气浓度
   B.烟气成分
   C.光学效果
   D.烟气流速
   29.遇水燃烧物质的火灾不得采用( )
进行扑救。
   A.泡沫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二氧化碳灭火器
   D.干沙
   30.下列不属于清洁阻燃剂的是( )。
   A.磷系阻燃剂
   B.成炭型阻燃剂
   C.含卤阻燃剂
   D.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
   31.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爆炸属于( )。
   A.物理性爆炸
   B.化学性爆炸
   C.爆轰
   D.殉爆
   32.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33.可燃性混合物燃爆最剧烈的浓度是( )。
   A.爆炸下限
   B.爆炸上限
   C.爆炸极限
   D.爆炸反应当量浓度
   34.化工厂火炬的燃烧是属于( )。
   A.动力燃烧
   B.扩散燃烧
   C.喷流式燃烧
   D.紊流式燃烧
   35.可燃物质的爆炸下限越小,其爆炸危险性越大,是因为( )。
   A.爆炸极限越宽
   B.爆炸上限越高
   C.可燃物稍有泄漏就有爆炸危险
   D.少量空气进入容器就有爆炸危险
   36.混合物的标准自燃点是指在( )浓度时的自燃点。
   A.爆炸下限
   B.爆炸上限
   C.爆炸反应当量
   D.爆炸极限
   37.化学性爆炸可称为( )。
   A.燃烧
   B.自燃
   C.瞬间燃烧
   D.着火
   38.焊补空汽油桶发生爆炸属于( )。
   A.物理性爆炸
   B.爆轰
   C.殉爆
   D.化学性爆炸
   39.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 )。
   A.越小
   B.越大
   C.无关
   D.无规律
   40.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的作用是( )。
   A.防止可燃气体泄漏
   B.防止空气进入燃气系统
   C.保持压力稳定
   D.起保温作用

二、多选题

1.燃烧三角形包括下列的( )。
   A.可燃物
   B.浓度
   C.热量
   D.氧化剂
   E.着火源
   2.燃烧类型包括( )。
   A.自燃
   B.着火
   C.闪燃
   D.阴燃
   E.轰燃
   3.下列有哪些是不属于明火作用下的燃烧( )。
   A.着火
   B.自热自燃
   C.受热自燃
   D.阴燃
   E.回燃
   4.下列哪些火灾属于A类火灾( )。
   A.木材
   B.棉麻
   C.汽油
   D.纸张
   E.天然气
   5.下列( )是由化学能转化为着火源。
   A.自燃
   B.绝热压缩
   C.喷灯
   D.化学反应热
   E.日光照射
   6.古斯塔夫提出的火灾危险度分析方法包括( )。
   A.建筑物危险度分析
  B.环境危险度分析
  C.财产危险度分析
  D.建筑物内危险度分析
   E.人员伤亡危险度分析
   7.可燃物质发生自热自燃是由于( )聚热升温引起的。
   A.氧化反应
   BEt光照射
   C.物理作用
   D.生物作用
   E.炉子加热
   8.烟气的流动(驱动力)是( )造成的。
   A.建筑的烟囱效应
   B.燃烧气体的浮力
   C.烟气的化学成分
   D.通风系统的风机
   E.电梯的活塞作用
   9.为加速可燃气体的扩散,厂房建筑物的长轴与主导风向应( )。
   A.平行
   B.不小于45    C.垂直
   D.不小于60    E.小于30
   10.泡沫灭火剂不宜扑救( )
的火灾。
   A.石油产品
   B.木材、纤维
   C.橡胶
   D.带电设备
   E.电石(乙炔)
   11.以下( )是能发生闪燃的物质,准确的说法是。
   A.可燃液体
   B.可燃固体
   C.可燃气体
   D.能挥发可燃蒸气的可熔化固体
   E.所有可燃物
   12.可燃液体的爆炸极限可以用( )表示。
   A.可燃蒸气的浓度极限
   B.可燃蒸气的温度极限
   C.可燃液体的温度极限
   D.可燃液体的密度极限
   E.可燃液体的浓度极限
   13.下列( )是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措施。
   A.设备密闭
   B.正压操作
   C。安装爆破片
   D.惰性介质保护
   E.通风换气
   14.下列影响可燃气体混合物爆炸极限的因素有( )。
   A.初始温度
   B.初始压力
   C.通风条件
   D.惰性介质含量
   E.容器管道直径
   15.可燃液体的燃烧方式有( )。
   A.扩散燃烧
   B.喷流式燃烧
   C.动力燃烧
   D.喷雾燃烧
   E.乳化燃烧
   16.按爆炸性质分类,爆炸可分为( )。
   A.物理性爆炸
   B.化学性爆炸
   C.爆轰
   D.核爆炸
   E.殉爆
   17.下列( )是卤代烷灭火剂的缺点。
   A.毒性较高
   B.绝缘性能差
  C.会破坏臭氧层
  D.能与轻金属起化学反应,且会引起爆炸   E.灭火后留有痕迹
   18.于粉灭火剂适宜于扑救( )的火灾。
   A.易燃液体
   B.遇水燃烧物质
   C.精密仪器
   D.油类
   E.旋转电机
   19.焦炭的燃烧可称为( )。
   A.表面燃烧
   B.扩散燃烧
   C.无焰燃烧
   D.传导燃烧
   E.炽热燃烧
   20.下列( )因素会增加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A.提高温度
   B.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
   C.提高湿度
   D.增加灰分
   E.提高可燃气体含量

参考答案  
   1.答案:D
   燃烧的定义是物质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是一种剧烈的氧化反应。它与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其他氧化反应有区别。如铁在空气中氧化生锈,食用油在空气中氧化变质等,都不是燃烧,电灯虽然放热发光,但不是氧化反应,而是物理反应,所以也不是燃烧。
   2.答案:C
   火灾也是燃烧,但它是超出有效范围的燃烧,亦即失去控制的燃烧。火在人类手上,一直是具有巨大创造性和破坏性的力量,一方面它是创造人类物质文明的一座里程碑;另一方面,一旦对它失去控制,超出了燃烧的有效范围,就会酿成灾害。
   3.答案:C
   温度和热量是构成着火源必须同时具备的两个参数,例如从煤炉子飞出的火星,落在油棉丝上,能把油棉丝点燃,但如果落在大块木板上,虽然其温度已大大超过木材的着火点(295),但由于热量不够,火星很快就熄灭了。所以着火源是指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源。
   4.答案:B
   自燃是可燃物质受热升温,而无需明火作用就能自行燃烧的现象,亦即没有明火作用的燃烧现象。
   5.答案:D
   自燃的热量来源不同,分为自热自燃和受热自燃。油脂受高温暖气片的加热,是属于外界加热,使油的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发生燃烧现象,这种外界加热引起的自燃称为受热自燃。
   6.答案:A
   自燃点是可燃物质发生自燃的最低温度。如黄磷的自燃点为30,煤为320。当气温达到30 时黄磷就会发生自燃,显然比煤的危险大。所以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越小。
   7.答案:D
   人类用火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200多年来,为揭示燃烧的实质,科学界先后创建过不少有关的学说和理论,但都欠科学性。1920年左右由苏联科学家HH.谢苗诺夫创建的链式反应理论,被国际学术界公认,是具有科学性的解释燃烧实质的现代燃烧理论。
   8.答案:D
   纯氧是强烈的氧化剂,油脂接触纯氧时,会迅速氧化反应,并产生热量,因为氧化反应剧烈迅速,释放的热量来不及传导散失,容易积热升温达到油脂的自燃点而发生燃烧。这种由于可燃物质自身的氧化反应而引起的自燃,属于自热自燃。
   9.答案:A
   可燃液体达到闪点的温度时,其液面上少量可燃蒸气与空气混合,遇火源能发生燃烧,但由于在闪点温度下,液体蒸发的速度仍较慢,来不及提供足够的蒸气补充燃烧的损失,火焰很快在5s之内熄灭,呈现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易燃液体的温度比闪点温度高出15时,即会出现持续燃烧的着火现象。
   10.答案:C
   氧气是木材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一,但是事实上当空气中的含氧量由21%降低到14%~16%时,木材的燃烧则停止,这正说明燃烧必须具备必要条件的同时,还需要达到充分条件。

   11.答案:D
   根据火灾按照物质燃烧特征进行分类的GB 4968—1985《火灾分类》,将火灾分成 ABCD四类,其中可燃气体火灾属于C类。
   12.答案:B
   闪点是可燃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如车用汽油闪点为一39,煤油为2835,在一39的天寒地冻条件下,不少可燃液体已不能被点燃,而汽油仍可发生燃烧,说明汽油有低温火灾的危险性。所以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则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13.答案:B
   火灾发展过程中,轰燃现象发生于室内火灾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转变,在氧化剂充分的条件下,使燃烧由局部火转变为大火,因而使火灾由发展期进入最盛期。
   14.答案:A
   可燃液体发生着火时,从表面现象来看,液体会在着火过程中不断被烧掉,因而容易被人们误解以为燃烧的是液体本身,但实际上从闪燃现象的研究可以说明,同样一桶汽油在闪点以下,用明火点不着,到闪点的温度时才会点燃,而且由于蒸气供不应求,火焰很快又熄灭。说明液体燃烧时,是蒸气在燃烧而不是液体本身。总之,可燃液体的燃烧方式是先受热蒸发为可燃蒸气,然后按气体的燃烧方式,有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
   15.答案:B
   一氧化碳属于可燃物是燃烧的三个基本条件之一,但实验结果表明,当一氧化碳浓度低于125%时,是不会燃烧,也不会发生爆炸的,这就从可燃物这个条件来说明,燃烧除必须具备必要条件外,还需具备充分条件。
   16.答案:B
   火灾的发展过程由初起期、发展期、最盛期、减弱期到熄灭期,由于轰燃使火灾由局部火转变为大火,出现熊熊烈火,火势迅猛,容易被误解为轰燃是发生于最盛期。应当说,轰燃是在火灾由燃料控制向通风控制的条件下,才使火灾进入最盛期,所以说,轰燃是发生于发展期。
   17.答案:B
   烟气是火灾现场的燃烧产物,它是由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多种有毒、有害或腐蚀性气体、微粒组成的混合物,能造成火灾现场人员窒息、中毒甚至死亡的危害,在诸多有害有毒烟气组成中,罪魁祸首是一氧化碳,经分析统计表明火灾中约有一半人员的死亡是由它造成的。
   18.答案:B
   在厂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管道系统的密闭性差或加料、放空等,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跑、冒、滴、漏时有发生,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有效控制可燃物,消除燃烧三个基本条件中的一个条件,即消除可燃物。
   19.答案:A
   根据《厂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和占地面积》的规定,甲级生产的厂房建筑耐火等级应为一、二级。
   20.答案:C
 根据防火技术基本理论即防止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同时存在或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规定电石库距离产生火花的车间须30m以上,即规定安全间距,是为了避免燃烧条件的相互作用。

   21.答案:A
  
可燃液体的危险等级按闪点分类,闪点低于-18的可燃液体为低闪点可燃液体,属于一级危险品,按照《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贮存闪点低于-18的可燃液体的库房为甲级贮存。
   22.答案:B
  
气焊施工现场的燃烧三个基本条件(可燃物乙炔、助燃物氧气和火源,即焊割的火焰)作业中是无法消除的,因此,避免燃烧三个基本条件的相互作用是防火必须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施工现场的实验表明,气焊过程中的火星、熔渣四处飞溅,大约能将周围5m内的可燃物点燃,所以规定乙炔与火源的距离必须在10m以上。
   23.答案:C
  
根据是GB 6944--1986《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将可燃液体按闪点分为低闪点液体(闪点低于-18),中闪点液体(闪点为-1823),高闪点液体(闪点为2361)
   24.答案:B
  
煤的自燃点虽然比较高(320),但煤堆在气温高(如夏季)、风力小等闷热条件下,煤块表面微孔在吸附空气中的潮气和气体过程中,由于浓缩会产生热量,使煤块温度略有升高,同时煤在空气中的氧化反应也会产生热量,聚热升温可以达到自燃点而发生自燃,这种由于可燃物自身的氧化反应、物理作用产生热量引起的自燃,属于自热自燃。
   25.答案:A
  
感烟式探测器是利用火灾初起期由于可燃物阴燃冒烟的信息,通过烟雾进入探头时,与离子接触并吸附离子,使内外电离室的等量离子改变,即等数电阻值改变,从而改变内外电离室的电压分配,利用这种电信号进行火灾报警,所以是属于接触式火灾探测器。
   26.答案:D
  
卤代烷灭火剂因具有绝缘性能好,灭火效率高,灭火后不留痕迹等诸多优点,曾被广泛应用,但近期不少国家的研究表明,卤代烷灭火剂对大气的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应禁止使用。
   27.答案:C
  
电石(乙炔)着火时,严禁用四氧化碳灭火器扑救,是因为在高温时,氯与乙炔化合会发生爆炸,此外还会产生剧毒气体光气。
   28.答案:C
  
非接触式火灾报警是利用光学效果进行探测的,如感光火灾报警器,利用火灾初起期物质燃烧时,火焰辐射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制成红外线检测器和紫外线检测器,前者利用硫化铝(后者利用紫外光敏二极管)作为敏感元件,遇到红外辐射时即可产生电信号来进行探测和报警。
   29.答案:A
  
泡沫灭火剂由于含有较多水分,如化学泡沫是利用硫酸铝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作用,产生C02泡沫,因此,不宜扑灭遇水燃烧物质(如碳化钙等)的火灾。
   30.答案:C
  
阻燃是防火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同时要求阻燃剂应无毒(低毒)环保性好,即清洁阻燃,如磷系阻燃剂、成炭型阻燃剂和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等均能较符合清洁阻燃的要求,而含卤阻燃剂有破坏大气臭氧层的作用,不属于清洁阻燃剂。
   31.答案:A
  
氧气瓶直接受热会导致瓶内气体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压力增大,当气体压力超过钢瓶的极限强度时,氧气瓶即发生爆炸。温度、体积和压力都是物理因素,则氧气瓶直接受热发生的爆炸是由于物理因素的变化,即物理变化引起的,所以属于物理性爆炸。
   32.答案:B
  
爆炸极限越宽,可燃物(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发生爆炸的概率就越高,爆炸的危险性越大,如乙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2.2%~81%,氨和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15%~28%,显然乙炔的爆炸危险性比氨的爆炸危险性大。
   33.答案:D
  
爆炸反应当量浓度是根据可燃物完全燃烧的反应方程式计算出来的浓度,在此浓度时,可燃物和氧化剂之间的比例恰好能实现完全的化合反应,释放热量最多,反应速度最快,产生的压力最大,则可燃性混合物的燃爆最强烈。
   34.答案:B
  
化工厂的火炬燃烧过程是含可燃气体的尾气(废气)在火炬端头先形成燃料堆,然后逐渐扩散到燃烧区,而火炬周围的空气也逐渐扩散进入燃烧区。可燃气体与空气在燃烧区逐渐混合和燃烧,形成一种稳定式燃烧,即扩散燃烧。


   35.答案:C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的爆炸下限越小(如乙炔为22%,车用汽油为089%等)。只要有少量可燃物从容器或管道里泄漏(跑、冒、滴、漏)出来,就很容易与车间或库房的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使建筑物处于发生爆炸(一触即发)的危险之中。
   36.答案:C
   可燃性混合物的自燃点在爆炸反应当量浓度时为最低,例如硫化氢在爆炸下限时的自燃点为373,在爆炸上限时的自燃点为304,而在爆炸反应当量浓度时的自燃点为216。自燃点越低,则爆炸危险性越大,所以取216为硫化氢的标准自燃点,亦即爆炸反应当量浓度的自燃点为可燃性混合的标准自燃点。
   37.答案:C
   比较燃烧和化学性爆炸的条件可以看出来,两者都需要可燃物、氧化剂和着火源。因此它们的实质是相同的,都是可燃物质的氧化反应,其主要区别是氧化反应的速度不同,化学性爆炸是在瞬间完成氧化反应。
   38.答案:D
   焊补汽油桶发生爆炸时,由碳氢化合物构成的汽油蒸气,在瞬间完成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释放热量。这种由于物质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同时释放大量气体和热量而引起的爆炸,称化学性爆炸。
   39.答案:B
   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只要少量空气进入容器或管道里,就容易在容器管道内形成浓度达到爆炸极限的爆炸性混合物。如乙炔的爆炸上限为81%,而氨为28,只要有19%的空气进入乙炔罐或管道内,就有爆炸危险,而氨的容器管道需进入72%空气才有爆炸危险,这也是移动式乙炔发生器在许多地方被禁止使用的一个主要原因,因它在加料时,空气容易进入罐内,所以说,可燃物质的爆炸上限越高,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40.答案:B
   燃气系统在生产中保持正压,其作用是防止空气进入系统,与可燃气体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如果没有压力或出现负压就会吸人空气,这是燃气系统着火爆炸事故的一种危险因素。所以,燃气系统保持正压生产是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的重要技术措施。


 二、多选题
   1.答案:ADE
   燃烧三角形比较形象地表达了燃烧必须是可燃物、氧化剂和着火源三个基本条件同时存在,并且相互作用(构成燃烧系统)才会发生。
   2.答案:ABC
   燃烧的定义是同时放热发光的氧化反应。但燃烧有不同的类型,可分为闪燃、着火和自燃三类。每类燃烧都有各自的特征。由于化学性爆炸亦可称为瞬间燃烧,所以为采取有效的防火与防爆技术措施,必须深入研究各类燃烧的基本特征,而且也才能更好地理解防火与防爆技术措施的理论依据。
   3.答案:BC
   自热自燃是可燃物质由于自身的化学反应,物理作用或生物作用发生热量,并聚热升温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的现象;受热自燃是可燃物质受外界加热(如火焰隔锅加热锅里的油,或可燃物距离炉子等热源太近等),使温度升高达到自燃点而自行燃烧,它们都不属于明火作用下的燃烧。
   4.答案:ABD
   根据GB 4968--1985《火灾分类》,A类火灾为固体火灾,因此,木材、棉麻和纸张,属于A类火灾。
   5.答案:ACD
   绝热压缩是机械能可能转化的着火源,日光照射属于光能可能转化的着火源,而自燃、喷灯和化学反应热是由化学能可能转化的着火源。
   6.答案:AD
   古斯塔夫提出的火灾危险度分析方法包括:首先是对建筑物的结构、材料、耐火等级以及可燃物的堆放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建筑物危险度分析;其次是对人员生命危险,财产损失和烟气危害性等危险性进行分析即建筑内危险度分析。
   7.答案:ACD
   炉子加热和日光照射属于外界加热的热源,由此引起的自燃称为受热自燃;而热源来自可燃物自身的氧化反应、物理作用和生物作用产生的热量,并由此引起的自燃称自热自燃。
   8.答案:ABDE
   研究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对有效地控制烟气有重要意义。如由于建筑物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对研究高层建筑设置防烟和排烟设施有重要作用;还有燃烧气体的热膨胀力、浮力;通风系统的风机;电梯的活塞效应等,有利于根据烟气流动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控制烟气措施。
   9.答案:BC
   建筑物长轴与主导风向呈垂直或大于45。,可以有效利用人为的穿堂风,以加速可燃气体向车间外扩散,减少由于跑、冒、滴、漏的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在车间内积聚而发生火灾和爆炸的危险。
   10.答案:DE
   泡沫灭火剂因含较多水分,不仅不宜扑救遇水燃烧一级危险品电石(乙炔)的火灾,而且也不宜扑救带电设备的火灾,否则有触电危险。
   11.答案:AD
   除可燃液体能发生闪燃的现象外,有些可燃固体受热能熔化成熔融状态,并挥发出可燃蒸气,如沥青、石蜡、硫等可熔化固体,也能发生内燃现象。
   12.答案:AC
   可燃液体的着火爆炸是蒸气而不是液体本身,所以爆炸极限应当以可燃蒸气的浓度极限()来表示。但由于可燃蒸气的浓度与可燃液体的温度直接有关,即液体温度越高,挥发速度就越快,相应的蒸气浓度也就越高,所以在密闭容器里,可燃液体的爆炸极限还可以用液体的温度极限来表示,如车用汽油的蒸气浓度极限为089%~5.16%,其液体温度极限为一39~一8。由于此特点,可以用温度计来显示可燃液体的爆炸极限范围。
   13.答案:ABDE
   爆炸虽然是在瞬间发生,但分析爆炸过程可以了解,首先是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相互扩散,均匀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这是发生爆炸的第一阶段,因此采取下列措施:设备密闭,防止可燃物的跑、冒、滴、漏;正压操作,防止空气进入容器管道系统内;惰性介质保护,消除氧化剂;通风换气,及时将可燃物排出室外。都是为了防止可燃物和空气的相互扩散与均匀混合,亦即预防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14.答案:ABDE
   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提高初始温度,气体内能增大,爆炸极限变宽;降低初始压力,游离基容易与器壁碰撞销毁,链的中断速度加快,而链的增长速度因反应困难而减慢,使爆炸极限变窄;惰性介质含量提高,爆炸极限变窄是因为链的中断速度加快;容器管道直径减小,是链的中断速度加快使爆炸极限变窄等。
   15.答案:AC
   可燃液体的燃烧是先受热蒸发为可燃蒸气,再按气体燃烧方式,有扩散燃烧和动力燃烧。如汽油桶可以缓慢燃烧,也可以爆炸。
   16.答案:ABD
   爆炸按性质分类可分为:由物质的物理变化如温度、体积、压力等物理因素的变化引起的爆炸,称物理性爆炸;由物质在瞬间完成化学反应,并释放大量气体和热量引起的爆炸称化学性爆炸;核爆炸是由于物理化学变化引起的。
   17.答案:ACD
   卤代烷灭火剂被禁止使用的原因主要是释放后的卤代烷灭火剂与大气层的臭气会发生反应,致使臭氧层出现空洞,使生存环境恶化的严重缺点,另外它还具有毒性较高,能与轻金属起化学反应,且会引起爆炸等缺点。
   18.答案:ABE
   干粉灭火剂对火灾有窒息、冷却、隔离和抑制等作用,具有不导电、不腐蚀、救火效率高等优点,因此,适宜扑救易燃液体火灾,遇水燃烧物质火灾以及油类火灾。但灭火后留有残渣。不宜扑救精密仪器和旋转电机的火灾。
   19.答案:AC
   焦炭的燃烧是呈现炽热状态,属于可燃固体的表面燃烧方式,同时,焦炭燃烧时没有火焰发生(因煤在炼焦时,其可燃气体已析出,即煤气)所以亦称为无焰燃烧。
   20.答案:ABE
   可燃粉尘飞扬悬浮于空中与空气混合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火源才会发生爆炸。但可燃粉尘的爆炸实际上是尘粒受热析出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的爆炸。因此,与影响可燃气体燃爆危险性的因素相同,即提高温度,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和提高可燃气体含量,会增加可燃粉尘的燃爆危险性。
发表于 2011-6-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  顶 顶  顶!!!!!!!!!!11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6-3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
发表于 2011-6-3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有心了!~
向楼主学习!~
发表于 2011-6-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心了!~
向楼主学习!~
发表于 2011-6-5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顶一下,谢谢分享
发表于 2011-6-5 0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学习的资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1-17 22: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