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7542|回复: 27

事故案例分析题供大家闲事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xxx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有一冲压车间,安装了几种不同型号的冲压机械。由于工作任务非常饱满,为提高工作效率,车间主任指挥操作人员将该车间的冲压机械由双手按钮式操作改为脚踏开关操作。结果,短短的一年时间内,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的事故达13起。

一、单项选择题

1.该公司发生冲床断指事故的主要原因是_。

A.冲压操作简单、动作单一
B.
冲压操作频率高

C.冲压机械噪声、振动大
D.
冲压设备存在缺陷

2.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描述不正确的是_。

A.双手必须同时操作,离合器才能结合
B.
重新启动的原则

C.按钮或手柄应有防止意外触动的措施
D.
两个操纵器最小内边距离大于300MM

二、多项选择题

3.冲压机械操作过程中对操作者的主要危害有_。

A.噪声危害
B.
机械伤害
C.
爆炸
D.
振动危害
E
、触电

4.以下冲压操作正确的是_。

A.工作前仔细检查并进行试车
B.
设备运转时,严禁手或手指伸人冲模内放置或取出工件

C.在冲模内取放工件必须使用手用工具

D.冲模安装调整、设备检修,以及需要停机排除各种故障时,设备启动开关旁可以不挂警告牌

E.工作结束时关闭电源,并清理设备工作台面。

三、简答题

5.简述冲压机械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按照操纵器的形式不同,可分为哪两类?

6.简述实现冲压安全的措施建议。

参 考 答 案

1D 2. C 3. ABDE 4. ABCE

5.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滑块的下行程运动与双手的限制联系起来,强制操作者必须双手同时推按操纵器,滑块才向下运动。此间如果操作者的一只手离开或双手离开操纵器,在手伸人危险区之前,滑块停止下行程或超过下死点,使双手没有机会进人危险区,从而避免受到伤害。 按操纵器的形式不同,分为双手按钮式和双手手柄式。

6.

(1)提高送、取料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代替人工送、取料;

(2)设计安全化模具,缩小模口危险区,设置滑块小行程,使人手无法伸进模口区;

(3)采用手用工具送取料,避免人的手臂伸入模口区;

(4)在操作区采用安全装置,保障滑块下行程期间,人手处于危险模口区之外;

(5)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工作,发现机械设备有问题,及时进行维修;


(6)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某化工厂储运处盐库发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责任事故,6人触电,其中3人死亡,3人经抢救脱险。当天上午,化工厂储运处盐库10人准备上盐,但是10米长的皮带运输机所处位置不利上盐,他们在组长冯某的指挥下将该机由西北向东移动。稍停后,感觉还不合适,仍需向东调整。当再次调整时,因设备上操作电源箱里三相电源的中相发生单相接地,致使设备外壳带电,导致这起事故发生。



事后分析,皮带输送机额定电压为380 V,应该用四芯电缆。而安装该机时,却使用三芯电缆。电源线在操作箱(铁制)的人口处简单地用缝盐包的麻绳缠绕,并且很松动。操作箱内原为三个15 A螺旋保险,后因多次更换保险,除后边一相仍为螺旋保险外,左边、中间二相用保险丝上下缠绕钩连。中间相保险座应用两个螺丝固定牢,实际只有一个,未固定牢致使在移动皮带机过程中,电源线松动,牵动了操作箱内螺旋保险底座向左滑动,造成了中间一相电源线头与保险丝和操作箱铁底板接触,使整个设备带电。



这些工作人员为临时工,只经私人介绍,仓库就同意到盐库干活,没有按规定签订用工合同。



一、单项选择题



1.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称为_。

A.感知电流   B.摆脱电流   C.致命电流     D.室颤电流



2.在TN系统中,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进行_。

A.保护接零    B.保护接地     C.重复接地     D.保护接零和接地



二、多项选择题

3.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_。

A.单相电击     B.两相电击    C.跨步电压电击     D.直接电击



4.属于基本安全用具的是_。

A.绝缘手套     B.绝缘靴     C.绝缘杆     D.绝缘夹钳

5.漏电保护器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的重要措施,以下应该安装漏电保护器的是_。

A._所有移动式电气设备和手持电动工具    B.安装在潮湿或强腐蚀场所的电气设备

C.临时性电气设备                        D.触电危险性较大的设备插座



三、简答题

6.简单分析本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7.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和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哪些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参 考 答 案



1 .B 2. A 3. ABC 4. CD 5. BCD



6.

(1)临时工在移动设备时,未切断操作箱上的进线电源。

(2)移动式皮带机未按规定安装接地或接零,也未安装漏电保护器。

(3)对临时工管理混乱。人厂的临时工,没有按规定签订用工合同,没有进行上岗前各种安全教育。



7.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以下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出插销,断开电源。但应注意到拉线开关和平开关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切断零线而没有断开电源。

(2)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电源开关或电源插销,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有干燥木柄的斧头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到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3)当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拉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4)如果触电者的衣服是干燥的,又没有紧缠在身上,可以用一只手抓住他的衣服,拉离电源。但因触电者的身体是带电的,其鞋的绝缘也可能遭到破坏。救护人员不得接触触电者的皮肤,也不能抓他的鞋。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①立即通知有关部门断电。

②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

③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抛掷金属线之前,先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注意抛掷的一端不可触及触电者和其他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某工艺制品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烧死84人,伤40多人。事故经过情况是:该工艺制品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一楼是裁床车间兼仓库,库房用木板和铁栅栏间隔成,库内堆放海绵等可燃物高达2 m,通过库房顶部并伸出库房,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套管绝缘,总电闸的保险丝改用两根钢丝代替。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厕所改作厨房,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成衣车间。



该厂实行封闭式管理,两个楼梯中东边一个用铁栅栏隔开,与厂房不相通,西边的楼梯平台上堆放了杂物;楼下四个大门有两个被封死,一个被铁栅栏隔在车间之外,职工上下班只能从西南方向的大门出人,并要通过一条用铁栅栏围成的只有0. 8 m宽的狭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安装了铁栅栏加铁丝网。



起火原因是电线短路引燃仓库的可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部分职工试图拧开消防栓和使用灭火器扑救,但因不懂操作未能见效。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的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楼、三楼。一楼的职工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己打开窗爬绳逃命。二、三楼300名职工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慌乱下楼,由于对着楼梯口的西北门被封住,职工下到楼梯口要拐弯通过打卡通道才能从西南门逃出,路窄人多,互相拥挤,浓烟烈火,视野不清,许多职工被毒气熏倒在楼梯口附近,因而造成重大伤亡。



一、单项选择题



1.“回”形标志表示_。

A.加强绝缘       B.双重绝缘      C.工作绝缘        D.基本绝缘



2.案例中的工艺制品厂配电系统应采用_。

A. TT系统     B. PT系统      C. TN系统      D.上述三种系统都可以



二、多项选择题

3.导线的安全载流量决定于_。

A.导线截面      B.导线材料      C.导线长度      D.绝缘材料



4.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_。

A. A类火灾      B. B类火灾       C.带电火灾       D. C类火灾



三、简答题



5.对以上事故进行事故原因分析,可以采用哪些危险辨识、评价方法,并简单介绍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程序。



6.在上述事故应急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

参 考 答 案



1 .B 2.C 3.ACD 4. AB



5.专家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因果分析图法等。



事故树分析的基本程序:



(1)熟悉分析系统;



(2)确定顶上事件;



(3)确定分析的边界;



(4)详细调查事故的原因;



(5)确定不予考虑的事件;



(6)确定分析的深度;



(7)编制事故树;



(8)事故树定性分析;



(9)事故树定量分析。



6.

(1)安全出口被锁,安全通道过窄,导致事故发生后,工人无法快速疏散;

(2)未对工人进行应急培训或应急演练,导致工人缺乏基本的应急常识和自救能力,不能及时利用消防器材进行灭火;

(3)单位负责人临阵脱逃,没有指挥应急抢险;

(4)事先没有编制应急救援预案,也未确定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的应急职责。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某企业发生一起桥机起吊事故,事故经过是:一台30t/5 t桥机在对一件尺寸为8300 mm x3250 mm x 120 mm,重约25.4 t的拼焊钢板进行1800翻身吊运时,由于操作者选用的钢丝绳及卸扣等起吊工具偏小,起吊方法上有误,因此,当桥机起吊工件呈垂直状态大车行驶约30 cm时,承重的Φ39mm卸扣销轴突然被剪切断开,钢板坠落在焊接平台上,一台焊接设备当场砸损,所幸没有造成人身伤害的事故。



一、单项选择题



1.由建筑物进人桥式起重机的门和由司机室登上桥架的舱口门,应设_。

A.护栏       B.报警装置       C.连锁保护装置      D.幅度指示器



2.下列不属于特殊工种的是_。

A.起重司机     B.司索工     C.电焊工     D.车工



二、多项选择题

3.以下操作正确的是_。

A.司索工要对吊物的重量和重心估计准确,如果是目测估算,应增大20%来选择吊具

B.使用旧吊索时,应根据情况降级使用

C.吊运大而重的物体应加诱导绳,诱导绳长应能使司索工握住绳头

D.吊物捆扎部位的尖棱利角不应加垫物,可用于防止起吊后吊索滑动或吊物滑脱



4.桥式起重机上应安装的安全防护装置有_。

A.缓冲器      B.偏斜调整和显示装置     C.上升极限位置限制器     D.超载限制器



三、简答题



5.桥式起重机主梁为什么要有一定的上拱度?



6.桥式起重机应设哪些安全防护装置?简述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



参 考 答 案

1 .C 2. D 3. ABC 4. ACD

5.桥式起重机的两个主梁都制成均匀向上拱起的形状,称上拱度。桥式起重机制成一定上拱度的形状,是防止起重机在吊物时,主梁产生下挠;尽量减少小车在吊物运行中产生的附加阻力或自行滑动。此外,具有一定的上拱度,当起重机吊起负荷时,能使大车运行机构处于较有利的工作状态。

6.桥式起重机应设以下安全防护装置:超载限制器、升降限位器、运行限位器、连锁保护装置(由建筑物登上起重机的门与大车运行机构之间;由司机室登上桥架的舱口门与小车运行机构之间;设在运动部分的司机室进人司机室的通道口与小车运行机构之间)、缓冲器、安全声光报警、登机信号按钮、扫轨板、活动零件防护罩等。

起重作业的安全对策措施有:

(1)起重作业人员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国家认定有资格的培训机构进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持证操作。(2)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企业有关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3)吊运前作业人员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清除障碍物。

(4)吊运前,应对起重吊装设备、钢丝绳、吊钩等各种机具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5)吊装作业时,必须分工明确,坚守岗位,并按照《起重吊运指挥信号》规定的联络信号,统一指挥。

(6)用两台起重机吊运一个重物,应在企业有关部门的直接监督下进行,并装有专用吊重平衡梁,吊运时起重钢丝绳应当保持垂直,每台起重机所受的负荷量不能超过其最大起重量。

(7)起重机吊运的重物应当捆缚吊挂得牢固平稳,吊运时,应当先稍离地面试吊,证实重物挂牢,制动性能良好和起重机稳定后,再继续起吊。捆缚吊运带有锋利菱角的重物时,应当放垫。禁止斜吊,禁止吊拔,埋在地下或凝结在地面、设备上的东西。

(8)起重机吊运重物时,一般应走吊运通道,禁止从人头上越过,禁止在吊运的重物上站人,禁止对吊挂着的重物加工。不许吊着重物在空中长时期停留,在特殊情况下,如需暂时停留时,应禁止一切人员在重物下面站立或通过。起重机吊着重物时,司机和指挥人员不得随意离开工作岗位。

(9)当起重机运行时,禁止人员上下,禁止从事检修工作,禁止从一个桥式起重机跨越到另一个桥式起重机上去。除停车检修外,禁止在桥式起重机的轨道上走人。桅杆起重机、铁路起重机、汽车起重机,履带起重机工作时,其悬臂所及的工作区域内禁止站人。使用起重电磁铁的起重机,应当划定一定的工作区域,在此区域内禁止有人。

(10)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起重机,不允许同时利用主、副钩工作(设计允许的专用起重机除外)。

(11)起重机驾驶人员要做到“十不吊”。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2004年某月某日上午10时,某市某镇附近的104油库发生爆炸,6人受伤。据某有限公司销售仓储分公司安全监督负责人介绍,爆炸发生在23日上午10时6分,当时工作人员正在运油铁路专线旁卸油,由于空气中油分子浓度过高,操作台及真空泵发生瞬间爆燃,导致操作泵房的房梁被炸裂,10平方米的玻璃被震碎,地沟中残油起火向外蔓延,6名工作人员受伤,已被送往医院,其中2人伤势较轻,经检查已无大碍,另外4人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和表面挫伤,其中2人伤势较重,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截至中午14时30分,泄漏点还没有找到,爆炸的具体原因还在进一步调查中。消防官兵对空气及地沟中的油分子正在进行密切监测。由于抢险及时,此次爆炸对油库罐区没有构成大的威胁,参与灭火抢险的消防人员没有伤亡。104油库储油总量为17万t,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油库。



一、单项选择题

1.从该油库的储量上不难判断,该油库为重大危险源。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国家标准判定是否为重大危险源时,对储存系统或者单元的实际储量应以_为准。

A.设计额定储量                B.生产过程中通常储存量

C.实际生产中达到的最大量      D.储存容器的最大储存量

2.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将重大危险源分成两大类,生产场所和_重大危险源。

A.管理作业场所      B.库区      C.储存场所      D.非生产场所

3.在《重大危险源辨识》中,一共给出了—类危险化学品的临界量。

A.140     B.138     C.142      D.200多

二、多项选择题

4.重大危险源的临界量在制定时,通常要遵循基本原则。这也是国际劳工组织建议的几个基本原则。

A.根据具体的工业生产情况制定适合国情的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B.重大危险源临界量最好各地区要统一,便于比较和交流

C.任何标准临界量应为明确的和毫不含糊的

D.任何标准定义及临界量选取应不断进行修改

5.《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将危险物质的临界量分为_类,以便于比较容易辨识系统中的重大危险源。

A.爆炸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B.易燃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C.活性化学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D.有毒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E.强氧化性物质及腐蚀性物质名称及临界量

三、简答题

6.依据上述案例材料,请回答该油库如果建立一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应从哪几个方面来考虑?

7.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你认为该生产单位应当对油库区重大危险源负有哪几个方面的职责?



参 考 答 案



1 .C 2. C 3. C 4. ACD 5. ABCD



6.(1)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2)重大危险源的评价;



(3)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报告;



(5)制定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



(6)工厂选址和土地使用规划;



(7)重大危险源的监察。



7.(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全面负责;



(2)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



(3)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的首次安全评估应委托国家认可的有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评估;



(4)生产经营单位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措施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植物油加工厂生产采用的是油脂浸出工艺,以先进的化工萃取法提取大豆油脂,生产工具有机械设备、厂内运输车辆等,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 m2,在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为了做好危险源辨识,厂安全主管甲给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讲述了危险源、事故隐患、事故致因理论等。甲指出,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比如,植物油浸出过程中,植物油临时储罐的储油量很大,构成重大危险源;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甲进一步解释说,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也就是说,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或严重性越大,生产系统的危险度就越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量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通过降低人的不安全行为来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通过降低物的不安全状态降低事故发生的严重性。比如,减少植物油加工原料(大豆)储存区的原料储存量可以降低储存区的事故严重性,再比如,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为了降低成品油储罐区的风险,应将大的储油罐改造为多个小储油罐,即当需要储存5 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1 000t储罐的风险小。请根据上述场景回答下列问题。



单项选择题

1.生产的植物油闪点大于60℃,植物油浸出车间为单层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为125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员不超过10人,所以浸出厂房的安全出口最少应有(B)。

A.1个B .2个C .3个D.3个以上

2.下列关于危险源与事故隐患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事故隐患一定是危险源

B. 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C.重大危险源一定是事故隐患

D. 重大事故隐患一定是重大危险源

多项选择题

1.厂安全主管甲的有些观点是错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有(A、B、D)。

A.由于植物油及其加工原料有火灾、爆炸危险性,因此我厂存在大量的危险源和事故隐患,甚至是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

B.植物油浸出车间有作业人员,作业人员可能有误操作,因此植物油浸出车间就是重大事故隐患

C.危险的程度可用危险度表示,危险度是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函数

D.当需要储存5 000t成品植物油时,用10个500t储罐比用5个l000t储罐的风险小

2.根据厂安全主管甲对危险度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的关系的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有(B、C)。

A. 当系统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定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增加l倍,系统的事故风险度就增加1倍

B.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增加而增大

C.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的增加而增大

D.系统事故的风险度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增加而减小

3.“植物油的成品油储罐中储存的植物油越少,其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小,因此当储罐的容积一定时,罐内装的植物油越少,罐的事故风险度越低。”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其原因是(B、D)。

A.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严重性越大

B.罐内植物油少到一定程度时,植物油蒸发的气态物质占有较大空间,这些气态物质发生事故的风险度比植物油发生事故的风险度高得多,此种情况下储罐的事故风险度未必小

C.罐内植物油越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D.储罐事故发生风险度不只与植物油的多少有关,还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所以仅由储存植物油的多少判断储罐事故风险度是不全面的

【相关知识】:

1.《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技术要点》

安全出口的设置要求

(1)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且应分散布置。

(2)出口处不得设正门槛、台阶,采用卷帘门、转门、吊门和侧拉门。

(3)营业、使用时间安全出口不应上锁、阻塞、堆物。

(4)公共场所、观念厅的入场门、太平门宽度不应小于1.4m。

2.事故、事故隐患、危险、危险源与重大危险源

(一)事故

《现代汉语词典》将“事故”解释为:多指生产、工作上发生的意外损失或灾祸。企业生产中,发生有毒有害气体泄漏,引起作业人员急性中毒,发生了安全生产事故。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从这个解释可以看出,事故是意外事件,是人们不希望发生的;同时该事件产生了违背人们意愿的后果。如果事件的后果是人员死亡、受伤或身体的损害就称为人员伤亡事故,如果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就是是非人员伤亡事故。

事故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在工伤事故统计中,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分别为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冒顶片帮、透水、放炮、瓦斯爆炸、火药爆炸、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他爆炸、中毒和窒息及其他伤害等。

(二)事故隐患

事故隐患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在生产过程中,凭着对事故发生与预防规律的认识,为了预防事故的发生,可制定生产过程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的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如果生产过程中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环境条件不能满足这些标准、规章、规定、规程等,就可能发生事故。

事故隐患分类非常复杂,它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但又不同于事故分类。本着尽量避免交叉的原则,综合事故性质分类和行业分类,考虑事故起因,可将事故隐患归纳为21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等。

(三)危险

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

R = f(F,C)

式中R——危险度;

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

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

(四)危险源

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危险源是指可能B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液化石油气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泄祸,引起中毒、火灾或爆炸事故,因此充装了液化石油气的储罐是危脸源;原油储罐的呼吸阀已经损坏,当储罐储存了原油后.有可能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故,因此损坏的原油储罐呼吸阀是危险源;一个携带了SARS病毒的人。可能造成与其有过接触的人患上SARS,因此携带SARS的人是危险源。

(五)重大危险源

为了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提出了重大危险源的概念。广义上说,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就是重大危险源。

我国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一-2000)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对重大危险源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条的解释是: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在《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一2000)中,作为举例给出了爆炸性物质、易燃物质、活性化学物质和有毒物质等共142种物质生产场所和储存区的临界量。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政府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定义、规定的临界量是不同的。无论是重大危险源的范围,还是重大危险源临界量,都是为了防止重大事故发生,在综合考虑了国家的经济实力、人们对安全与健康的承受水平和安全监督管理的需要后给出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事故控制能力的增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有关规定也会发生改变。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考试注意事项:

  一、本考试由一部分组成,共10题(一、二、三题,每题18分,第四题16分,五、 六题,每题15分),满分100分。

  二、试卷全部为客观评分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

  三、本考试全部时间为150分钟,终了时间一到,应考人员一律停笔,等候监考人员收点试卷及答题,全部考试结束后,须待监考人员将全部试卷及答题纸收点无误,并宣布本考试结束,方可离开考场。

 

  (一)某乡办煤矿。设计年产量3万吨,实际年产量6万吨。立井开拓,中央边界式通风。

  该矿矿长和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三违现象严重。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井下作业任务和人员安排没有统一布置和记录。

  该矿井下物料及灭火器材存放混乱;一贯使用煤面和煤块封堵炮孔;用电缆明接头放炮的现象时有发生。

  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井下没有防尘洒水设施,也没有按照《乡镇煤矿安全规程》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年×月×日,早8时30分停电后,使用柴油发电机向井下送电。由于电力不足,北翼工作面及南翼工作面轮流生产。14时班共下井72人。南翼工作面工人下井后,打眼放第一炮后出煤。15 时30分左右开水泵,停南翼电,当时主扇风机和局扇都没有开启。17时30分全矿来电,主扇和局扇仍没有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北翼工作面打眼后放第二炮时,工作面口2米处挂在背板上的11个电雷管拖地引脚线被拖动的电缆明接头引爆,引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共死亡26人,伤10人,直接经济损失38万元(时值)。

  1、试根据上述资料分析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根据《安全生产法》提出初步处理建议;

  3、提出防止同类事故措施建议。

  (二) ×年夏末秋初,某电化厂液氯工段发生液氯钢瓶爆炸。使该工段414m2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备、管线全部损毁。并造成附近办公楼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损坏。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更为严重的是爆炸后氯气扩散7公里2,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区距离较近,事故共导致千余人氯气中毒,数十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达63万元(时值)。

  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用户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由于该用户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上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它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这属于违章行为。而且在送来此钢瓶时也未向充装单位声明情况,留下重大事故隐患。

  负责充装钢瓶的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按照操作规程对欲充装的钢瓶进行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爆炸,并导致周围相继钢瓶爆炸,造成严重后果,影响恶劣。

  经调查:双方工人均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当地政府和化工厂均没有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1、 试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2、 根据《安全生产法》,试提出处理建议;

  3、 试提出防范措施。

  (三)×年×月×日,某港商独资工艺玩具厂发生特大火灾事故,死亡84人,伤45人,直接经济损失达260余万元(时价)。

  该厂厂房是一栋三层钢筋混凝土建筑。一楼为裁床车间,内用木板和铁栅栏分隔出一个库房。库房内总电闸的保险丝用两根铜丝代替,穿出库房顶部并搭在铁栅栏上的电线没有用套管绝缘,下面堆放了2米高的布料和海绵等易燃物。二楼是手缝和包装车间及办公室,一间厕所改作厨房,内放有两瓶液化气。三楼是车衣车间。

  该厂实施封闭式管理。厂房内唯一的上下楼梯平台上还堆放杂物;楼下4个门,2个被封死,1个用铁栅栏与厂房隔开,只有1个供职工上下班进出,还要通过一条0.8米宽的通道打卡;全部窗户外都安装了铁栏杆加铁丝网。

  起火原因是库房内电线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熔珠引燃堆在下面的易燃物所致。起火初期火势不大,有工人试图拧开消火栓和用灭火器灭火,但因不会操作未果。在一楼东南角敞开式货物提升机的烟囱效应作用下,火势迅速蔓延至二、三楼。一楼工人全部逃出。正在二楼办公的厂长不组织工人疏散,自顾逃命。二、三楼约300多名工人,在无人指挥情况下慌乱逃生。由于要下楼梯、拐弯、再经打卡通道才能逃出厂房。路窄人多,浓烟烈火,致使人员中毒窒息,造成重大伤亡。

  经调查确认以下事实:

  1、该厂雇佣无证电工,长期超负荷用电,电线、电器安装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

2、厂方平时未对工人进行安全防火教育培训;发生火灾时,厂长未指挥工人撤离,自顾逃生;

3、该厂多处违反消防安全规定。对于消防部门所发“火险整改通知书”,未认真整改,留下重大火灾隐患,以 向整治小组个别成员行贿等手段取得整改合格证。该厂所在地镇政府对此完全了解,不但不督促整改,还由镇长授意给整治小组送钱说情。

  试根据上述材料,

  1、 分析火灾的直接原因、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得主要原因和间接原因;

  2、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提出处理建议;

  3、 提出整改措施。

  (四)某经营危险化学品的企业,制定了如下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防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请问:该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是否齐全?如不全,请补充?

  (五) 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县虹桥发生特大塌坍事故,导致40人死亡,14人受伤,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31万元。事故相关责任人受到法律处理,即:纂江县县长、县委书记张开科被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无期徒刑,县委副书记林世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相关责任人都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分。

  请问:我国安全事故行政责任处罚的法规有哪些?安全事故刑事责任处罚的的法律是什么?刑事处罚的最高力度是多少?

  (六)。某化学品经营企业从化工厂购进一批(10吨)氢氧化钠(固碱),存放在一座年久失修的库房中。一天晚上,大雨倾盆而下,库房进水,氢氧化钠泡在水中,部分泡在水中的氢氧化钠开始深入水中并顺水流入地沟。仓库保管员发现后,及时报告了单位主管领导。

  请问:如果你是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人员,当检查到这一现场,你要重点检查什么?







答案:

(一)1、直接原因:

  ⑴由于主扇和局扇风机均未开启,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造成瓦斯局部积聚;

  ⑵该矿煤尘具有爆炸性,又未采取防尘措施,造成井下煤尘积存;

  ⑶井下管理混乱,以致在电雷管存放不当的情况下,电缆明接头碰到电雷管引脚线,引起雷管爆炸(即点火源),导致此次事故。

  间接原因:

  ⑴该矿矿长无证上岗,应属非法煤矿;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下(如煤尘具有爆炸性但没有采取防尘措施等)还在生产;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有责任;

  ⑵该矿安全管理不足,表现在许多方面,如:

  ①安全管理制度没有或不健全,如没有班前会和交接班制度等;

  ②三违现象严重,如时常违章放炮没有得到纠正等;

  ③井下物料放置混乱,瓦斯检测员空班漏检;

  ④该矿从矿主到工人的安全素质均不高,反映出安全教育培训不足等。

  2、⑴根据《安全生产法》第77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有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⑵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条、81条、82条及83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⑶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2条、83条及90条,依据事实、情节,追究该矿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⑷根据《安全生产法》第93条,对该矿进行处理。

  3、措施建议

  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进行煤矿资格审查,坚决停办非法或者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⑵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开工煤矿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煤矿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严格执行;

  ⑷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二)1、直接原因

  ⑴用户方违章在液氯钢瓶内混入氯化石蜡,且未向充装方说明此情况,形成事故隐患;

  ⑵充装方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前未按规定检查和清理,就进行充装作业。

  间接原因

  ⑴用户方的生产设施存在缺陷(缺少必要的防倒灌设施);

  ⑵压力容器灌装工属于特种作业人员,应经培训和考核,持证上岗。用户方和充装方的工人都属违章操作,也未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考核。说明双方单位安全管理和教育培训不足;

  ⑶无论何种原因,化工厂建在居民区都是不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要求的。政府和厂方也没有应急救援预案或措施。

  2、⑴化工厂为化学危险品生产单位。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0、82、85条,追究该厂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追究该厂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法律责任;

  3、⑴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化工厂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⑵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化工厂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及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它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⑶双方单位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这一事故隐患;

  ⑷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 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韩国独资制鞋有限公司,2004年7月22日至8月7日,接连出现3例含苯化学物及汽油中毒患者(经职业病医院确诊)。3名女性中毒者都是在该公司生产流水线上进行手工刷胶的操作工。



有关人员到工作现场调查确认:



(1)在长70 m,宽12 m的车间内,并列2条流水线,有近百名工人进行手工刷胶作业;



(2)车间内有硫化罐、烘干箱、热烤板等热源,但无降温、通风设施,室温高达37.2℃;



(3)企业为追求利润,不按要求使用溶剂汽油,改用价格较低、毒性较高的燃料汽油作为橡胶溶剂,使得配制的胶浆中的含苯化学物含量较高;



(4)所有容器(如汽油桶、亮光剂桶、胶浆桶及40多个胶浆盆等)全部敞口;



(5)操作工人没有任何个人防护用品。



经现场检测:车间空气中苯和汽油浓度分别超过国家卫生标准2.42倍和2.49倍。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苯属于____类职业病危害因素。

A.放射性物质      B.粉尘       C.物理因素      D.化学物质



2.根据《职业病目录》,汽油可能导致__________类职业病。

A.职业性眼病     B.职业性皮肤病     C.职业中毒      D.职业性肿瘤



二、多项选择题

3.根据《职业病目录》,苯可能导致—一类职业病。

A.放射性     B.职业性肿瘤     C.职业中毒     D.职业性眼病

4.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企业应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按照有关规定组织_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A.离岗时     B.在岗期间      C.上岗前     D.退休时



三、简答题



5.试分析为什么该公司在不长时间内,会连续发生女刷胶工苯及汽油中毒事件?



6.根据《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有哪些?



参 考 答 案



1 .D 2. C 3. BC 4. ABC

5.(1)气温高,车间内有热源,但没有降温措施,致使室温过高,而且用敞口容器盛胶,使苯及汽油大量挥发(蒸发);

(2)公司使用价格较低、毒性较高的燃料汽油作为橡胶溶剂,使得配制的胶浆中的含苯化物含量较高;

(3)没有通风设施。

以上原因造成车间空气中苯和汽油浓度都超过国家卫生标准数倍,而且又不为工人配备劳动防护用品,所以会连续发生女刷胶工苯及汽油中毒事件。

6.(1)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2)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4)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5)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6)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

(7)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某隧道连夜赶工,通风系统的巷道未打通,瓦斯监控系统的传感器损坏,没有信号。某日,由于地面冲击,某工人在未断电的情况下检修照明保护装置,发生瓦斯爆炸。经查,发生事故时,值班负责人未在岗,工人未佩带自救器和瓦斯检测仪。事故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伤,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_项不是事故原因。

A.安全检查制度不完善            B.设备故障      C.未按照操作规程进行

D.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疏漏



二、多项选择题



2.造成事故的管理方面原因主要有_。

A.安全管理制度不够齐全      B.安全组织机构要进一步完善

C.交接班制度不完善          D.安全投人不够



3.造成事故的技术方面原因主要有_。

A.通风系统的巷道未打通           B.未断电的情况下检修照明保护装置

C.瓦斯浓度超标,未进行检测       D.工人马虎大意



三、简答题

4.简述针对本次事故,应采取的整改措施。



参考答案:

1 .D 2. AB 3. ABC



4.(1)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检查;

(2)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安全管理,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其他必要的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等,并教育、督促所有从业人员严格执行;

(3)应当对有缺陷的生产设施进行整改,消除这一事故隐患;

(4)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主要负责人、特种作业人员及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

(5)同时增加补充:加大安全投人;为员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建立企业应急预案;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避免违章操作;

(6)为员工提供瓦斯浓度检测仪器,定期检测瓦斯超标情况;对瓦斯监控系统的传感器维修(对安全装置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安全生产法》有相关要求)。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YYF0534 于 2011-6-7 19:42 编辑

某钢铁企业,主要生产冷轧产品、热镀锌产品等。主要生产过程是用吊车从热轧原料库内把要轧制的钢卷依次吊放到轧机的入口步进梁上。在此生产过程中,同步完成钢卷宽度和外径测量、拆除捆带;之后,将钢卷送至开卷机,钢卷在开卷机上开卷后,经双切剪切掉带钢头部不合格的部分,再由夹送辊送到闪光焊机处,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焊接后的带钢,通过入口进入酸洗槽前的拉伸矫直机,经拉伸矫直机破鳞并改善带钢板形后,进入酸洗槽除去带钢表面的氧化铁皮,酸洗后的带钢经过漂洗槽漂洗后送入热风干燥器烘干。经过酸洗、漂洗、烘干后的带钢通过出口送到切边剪。在切边剪处,根据上下工序的生产要求,带钢可以切边或不切边。经过切边剪后的带钢通过冷连轧机轧前活套进入冷连轧机。

  用于生产冷轧产品的钢卷,按照预定的热处理制度在罩式退火炉中退火,以消除加工硬化,改善带钢的机械性能。退火后的钢卷完全冷却后(≤40℃),用汽车运送到成品库,包装入库。

  用于生产热镀锌产品的钢卷,由吊车吊运到连续热镀锌机组的钢卷鞍座上。钢卷在鞍座上人工拆除捆带,由开卷机开卷,与已准备好的前一卷带钢的尾部焊接起来。焊接后能带钢,经碱洗、碱刷洗、漂洗并烘干处理后进入退火炉段。在退火炉段,带钢经预热、加热、均热、冷却和均衡等工艺处理后进入锌锅镀锌。镀锌后的带钢,经过光整、拉矫等处理后进行分卷,卷好的钢卷由卸卷小车卸卷,在鞍座上完成称重、打捆,由钢卷车送到熟镀锌成品库,经人工包装后入库存放。

  为满足生产需要,在冷轧车间布置了用于生产的动力设施及各种设备,包括煤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电力线路、桥式起重机8台和各种辅助设施等。



  1.请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92)分析上述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物理性和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及部位。
  参考答案



  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热轧原料吊装:电危害、噪声等。

  (2)开卷及焊接: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噪声、粉尘、高温物质等。

  (3)酸洗、烘干:剪切造成的运动物危害。

  (4)冷轧:噪声、电危害。

  (5)钢卷退火、入库:高温物质。

  (6)热镀锌:电危害、噪声、人工拆捆造成的运动物危害、粉尘、非电离辐射、高温物质等。

  (7)动力设施:电危害等。



  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



  (1)开卷及焊接:一氧化碳中毒等。

  (2)酸洗、烘干:酸雾、酸腐蚀。

  (3)热镀锌:一氧化碳中毒、碱腐蚀。

  (4)动力设施:煤气中毒、爆炸。



  2.为防止该企业职工发生职业性耳聋,应采取哪些预防和控制措施?



  参考答案



  (1)通过工艺改造降低轧机噪声。

  (2)加强设备维护,保持良好运行状态。

  (3)加强噪声隔离措施。

  (4)定期检测噪声强度。

  (5)加强个体防护。

  (6)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实行轮、换岗制度。

  (7)监控职工健康状况,定期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相关知识】:



1、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先发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

(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他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他伤害。

  2、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 1992)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类。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控制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

  (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

  (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

  (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

  (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

(6)电磁辐射危害。(电离辐射:x射线、丫射线、a粒子、β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

(7)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上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

(8)明火危害。

(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危害(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

(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危害(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

(11)粉尘与气溶胶危害(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

(12)作业环境不良危害(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

(13)信号缺陷危害(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

(14)标志缺陷危害(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

(15)其他物理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固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

(2)自燃性物质。

(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

(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

(5)其他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1) 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

(2)传染病媒介物。

(3)致害动物。

(4)致害植物。

(5)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索。

4).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1)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

(2)健康状况异常。

(3)从事禁忌作业。

(4)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

(5)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

6)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5).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

(1)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

(2)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

(3)监护失误。

(4)其他错误。

(5)其他行为性危险和危害因素。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200×年×月×日15时5分左右,由A建设公司总承包、B监理公司监理、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分包的某商店电梯安装工程发生一起安全事故。C公司一工人在吊装扶梯时,因起重葫芦带电而触电身亡。根据穗建筑[2003]68号文,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理如下:暂停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承接市属工程任务半年;对总承包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任务三个月;对B监理公司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监理任务三个月。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4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理》的规定,事故调查组的职责包括( )。

  A.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

  B.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

  C.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D.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

  E.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理》的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包括的内容是( )。

  A.事故发生单位概况

  B.事故发生经过和事故救援情况

  C.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D.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

  E.事故责任的认定以及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

  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理》第三十六条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上一年年收入60%至100%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法给予处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A.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

  B.伪造或者故意破坏事故现场的;

  C.转移、隐匿资金、财产,或者销毁有关证据、资料的;

  D.拒绝接受调查或者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

  E.在事故调查中作伪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

  4.防止触电的安全对策措施主要有:( )

  A.接零、接地保护系统

  B.漏电保护

  C.绝缘

  D.屏护和安全距离

  E.过流保护

标准答案:ABCDE,ABCDE,ABCDE,ABCD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200×年×月×日15时5分左右,由A建设公司总承包、B监理公司监理、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分包的某商店电梯安装工程发生一起安全事故。C公司一工人在吊装扶梯时,因起重葫芦带电而触电身亡。根据穗建筑[2003]68号文,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处理如下:暂停C机电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承接市属工程任务半年;对总承包单位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任务三个月;对B监理公司予以通报批评,暂停承接市属工程监理任务三个月。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3题为单选题,4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理》的规定,该事故等级是( )。

  A.特别重大事故

  B.重大事故

  C.较大事故

  D.一般事故

  E.重伤事故

  2.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理》的规定,该事故应该由( )负责调查。

  A.省级人民政府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

  C.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县级人民政府

  E.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3.电梯安装和维修单位应有( )。

  A.国家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B.省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C.市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D.县级的认可资格证书

  E.认可资格证书

  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理》第九条规定,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现场有关人员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 )报告。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县级以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D.设区的市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

  E.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标准答案: D,D,B,AC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某镇鞭炮厂违章生产,冒险作业,导致黑火药与塑料袋磨擦形成高温发生爆炸,造成死亡5人,重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8.9万余元的严重后果。

  某年3月,叶某某就任该厂厂长后,只讲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生产,一个90多人的鞭炮厂,竟然没有一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工作处于无人过问的状况。1988年4月中旬,叶聘请两名无证作业人员为本厂生产“快引”鞭炮,签订了承包合同,此后,对安全生产更是撒手不管。5月下旬,县安全办和公安局联合检查时发现:该厂出产的鞭炮氯酸钾含量高达50%;每次和药达20公斤,超过规定标准6倍多;无证技术人员指导作业,各种工序无操作规程,制引车间没有与其他工序分开;氯酸钾仓库未单独设立;库内存放大量纸张、鞭炮等方面的事故隐患。检查组通知叶某某停产整顿,落实安全措施。但叶对此置若罔闻,继续违章生产,冒险作业。6月6日,县安全办再次通知该厂停产整顿,叶某某仍拒不执行。1988年9月5日16时许,制作黑火药的工人潘某某和向某某在制引车间,违章用瓦钵将小瓷缸中的黑火药掏出装进塑料袋中,因磨擦形成高温,导致黑火药爆炸。

  根据以上情形回答下列问题,1-4题为多选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少选均不得分。www.Examw.CoM

  1.生产企业应当对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保管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建立购买、领用、销售登记制度,防止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丢失。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丢失的,企业应当立即向当地( )报告。

  A.政府机关

  B.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C.消防部门

  D.公安部门

  E.主管部门

  2.民用爆破器材、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有:( )。

  A.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惩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制度

  B.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设施设备管理制度、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动火作业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重大危险源检测监控和安全评估制度、防护用品(具)管理制度

  C.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D.符合有关规程要求的安全操作规程

  E.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3.《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有前款违法行为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

  A.构成犯罪的,可以经济赔偿抵消刑事责任

  B.构成犯罪的,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C.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D.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行政处分

  E.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给予撤职处分或者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安全生产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2万元以下的罚款。( )

  A.未按照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

  B.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按照规定经考核合格的

  C.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D.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规定如实告知从业人员有关的安全生产事项的

  E.特种作业人员未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上岗作业的

  标准答案:BD,ABCD,CE,ABCDE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

  某煤矿为独眼井多头生产,某日,该矿地面11千瓦局扇停风,约2小时后机电人员买来一台5.5千瓦的局扇并安装好,恢复了通风。16名T人下井后,测量瓦斯浓度为5.5%.矿工小王上井找矿长,说:“井下瓦斯太高,是不是等一等再下井。”矿长说:“你们先凑合着干一班,我马上派人再去买风机。”小王说:“这事人命关天,怎么能凑合呢,我可不敢下去。”矿长说:“你是领导还是我是领导,听我的,先下去干活,要不就扣你这个月的奖金。”小王只好下井T作。5小时后,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包括小王在内的16名矿工全部遇难,直接经济损失85万元。

  问题

  分析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

  参考答案

  这是一起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引发的特大生产安全事故。

  《安全生产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当前,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或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见利忘义,置从业人员生死于不顾,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情况下,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这种现象并不在少数。

  本案中,由于11千瓦的局扇被更换为5.5千瓦的局扇后,送风能力不够,不能有效排放瓦斯,造成井下瓦斯严重超限,但该矿矿长赚钱心切,急于出煤,不顾工人的建议,明知井下瓦斯严重超限,达到爆炸浓度,还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同时,当工人向矿长提出“等一等再下井”的建议时,矿长非但不接受建议,还威胁要扣发奖金。这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案例:

  要换焊条时手触焊钳口,遭电击

  1.事故经过

  某船厂有一位年轻的女电焊工正在船舱内焊接,因舱内温度高加之通风不良,身上大量出汗将工作服和皮手套湿透。在更换焊条时触及焊钳口因痉挛后仰跌倒,焊钳落在颈部未能摆脱,造成电击。事故发生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焊机的空载电压较高超过了安全电压。

  (2)船舱内温度高,焊工大量出汗,人体电阻降低,触电危险性增大。

  (3)触电后未能及时发现,电流通过人体的持续时间较长,使心脏、肺部等重要器官受到严重破坏,抢救无效。

  3.主要预防措施

舱内工作时要设监护人,随时注意焊工动态,遇到危险征兆时,立即拉闸进行抢救。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例:

  焊工擅自接通焊机电源,遭电击

  1.事故经过

  某厂有位焊工到室外临时施工点焊接,焊机接线时因无电源闸盒,便自己将电缆每股导线头部的胶皮去掉,分别接在露天的电网线上,由于错接零线在火线上,当他调节焊接电流用手触及外壳时,即遭电击身亡。

  2.主要原因分析 来源:考试大

  由于焊工不熟悉有关电气安全知识,将零线和火线错接,导致焊机外壳带电,酿成触电死亡事故。 www.Examda.CoM考试就到考试大

  3.主要预防措施

  焊接设备接线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擅自进行。 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实例:

  接线板烧损,焊机外壳带电,造成事故

  1.事故经过

  某厂点焊工甲和乙进行铁壳点焊时,发现焊机一段引线圈已断,电工只找了一段软线交乙自己更换。乙换线时,发现一次线接线板螺栓松动,使用板手拧紧(此时甲不在现场),然后试焊几下就离开现场,甲返回后不了解情况,便开始点焊,只焊了一下就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工人丙立即拉闸,但由于抢救不及时而死亡。 采集者退散

  2.主要原因分析

  (1)因接线板烧损,线圈与焊机外壳相碰,因而引起短路。

  (2)焊机外壳未接地。

  3.主要预防措施

  (1)应由电工进行设备维修。

  (2)焊接设备应保护接地。

  实例:

  焊工未按要求穿戴防护用品,触电身亡

  1.事故经过

  上海某机械厂结构车间,用数台焊机对产品机座进行焊接,当一名焊工右手合电闸、左手扶焊机时的一瞬间,随即大叫一声,倒在地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2.主要原因分析

  (1)电焊机机壳带电。

  (2)焊工未戴绝缘手套及穿绝缘鞋。

  (3)焊机接地失灵。

  3.主要预防措施

  (1)工作前应检查设备绝缘层有无破损,接地是否良好。

  (2)推、拉电源闸刀时,要戴绝缘手套,动作要快,站在侧面。采集者退散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例1:

  焊工在容器内焊接,借用氧气置换引起火灾

  1.事故经过

  某农药厂机修焊工进入直径1m、高2m的繁殖锅内焊接挡板,未装排烟设备,而用氧气吹锅内烟气,使烟气消失。当焊工再次进入锅内焊接作业时,只听“轰”的一声,该焊工烧伤面积达88%,三度烧伤占60%,抢救7天后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用氧气作通风气源严重违章。

  (2)进入容器内焊接未设通风装置

  3.主要预防措施

  (1)进入容器内焊接应设通风装置。

  (2)通风气源应该是压缩空气。

  实例2:

  氧气瓶的减压器着火烧毁

  1.事故经过

  某建筑队气焊工在施焊时,使用漏气的焊炬,焊工的手心被调节轮处冒出的火炬苗烧伤起泡,涂上了獾油,还继续焊活,施焊过程中又一次发生回火,氧气胶管爆炸,减压器着火并烧毁,关闭氧气瓶阀门时,氧气瓶上半截已烫手,非常危险。

  2.主要原因分析

  (1)漏气的焊炬容易发生回火。

  (2)在调节氧气压力时,氧气瓶阀和减;压器沾上油脂,发生回火,在压缩纯氧强烈氧化作用下引起剧烈燃烧。

  3.主要预防措施

  (1)汽焊前应检查焊炬是否良好,发现漏气严禁使用,待修复后再继续施焊。

  (2)不能用带有油脂的手套去开启氧气瓶阀和减压器。

  实例3:

  动火场地不符合要求,引燃大火

  1.事故经过

  某船厂焊工顾某向驻船消防员申请动火,消防员未到现场就批准动火。顾某气割爆丝后,船底的油污遇火花飞溅,引燃熊熊大火。在场人员用水和灭火机扑救不成,造成5人死亡1人重伤3人轻伤的事故。

  2.主要原因分析

  (土)消防员失职,盲目审批。

  (2)动火部位下方有油污。

  (3)现场人员灭火知识缺乏。

  3.主要预防措施

  (1)消防员接申请动火报告后,要深入现场察看,确认安全才能下发动火证。

  (2)要清除动火部位下方的油污。

  (3)要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学习。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实例1:

  错用氧气替代压缩空气,引起爆炸

  1. 事故经过

  某五金商店一焊工在店堂内维修压缩机和冷凝器,在进行最后的气压试验时,因无压缩空气,焊工就用氧气来代替,当试压至0.98MPa时,压缩机出现漏气,该焊工立即进补焊。在引弧一瞬间压缩机立即爆炸,店堂炸毁,焊工当场炸死,并造成多人受伤。

  2.主要原因分析

  (1)店堂内不可作为焊接场所。

  (2)焊补前应打开一切孔盖,必须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补焊。

  (3)氧气是助燃物质,不能替代压缩空气。

  3.主要预防措施

  (1)店堂内不可作为焊接场所,如急须焊接也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即在动火点10m内无任何易燃物品、备有相应的灭火器材等。

  (2)补焊时应卸压。

  (3)严禁用氧气替代压缩空气作试压气。

  实例2:

  装卸工违章作业,造成氧气瓶爆炸

  1.事故经过

  某单位用卡车运回新灌的氧气,装卸工为图方便,把氧气瓶从车上用脚蹬下,第一个气瓶刚落下,第二个气瓶跟着正好砸在上面,立刻引起两个气瓶的爆炸,造成一死一伤。

  2.主要原因分析

  两个气瓶相互碰撞,压缩气体在氧气瓶碰撞时受到猛烈振动,引起压力升高,使气瓶某处产生的压力超过了该瓶壁的强度极限,即引起气瓶爆炸。

  3.主要预防措施

  (1)搬运氧气瓶时,要避免碰撞和剧烈振动,要戴好安全帽及防震圈。

  (2)装卸氧气时严禁滚动。

  实例3:

  焊补装酸罐爆炸

  1.事故经过

  某单位一装运硫酸的罐体底部漏酸,补焊时,将罐底朝上,人孔朝下放在地面上,当焊工起弧时,酸罐即发生爆炸,当场烧伤焊工,并炸死在场工人一名。

  2.主要原因分析

  经过取样分析得知,罐体材料不是耐酸钢,在稀硫酸作用下,罐体材料中的铁与酸可发生如下反应:

  Fe + H2SO4=FeSO4 + H2↑

  由上式可知,在酸罐内会充满氢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氢在空气中的含量超过爆炸极限范围,因此显然是电焊火花引燃罐内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3.主要预防措施

  焊补酸、碱罐前,必须先了解罐内情况,然后用(硷)水清洗,待其中的液体或气体排净,并使焊件不呈密闭状态时,才能施焊。盛稀硫酸的罐槽,应用耐酸钢板或衬铅钢板制成.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一:

  1.事故经过

  某拖拉机厂一辆汽车装载的柴油柜,出油管在接近油阀的部位损坏,需要焊补。操作人员将柜内柴油放完之后,未加清洗,只打开入孔盖就进行焊补,立刻爆炸,现场炸死3人。

  2.主要原因分析

  (1)油柜中的柴油放完之后,柜壁内表面仍有油膜存留,并向柜内挥发油气,与进入的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被焊接高温引爆。

  (2)焊工盲目焊补,酿成事故。

  3.主要预防措施

  (1)柴油柜焊接前必须进行置换处理,并达到清洗合格标准后,才能焊补。

  (2)焊补时应将油柜所有盖、阀门打开,并通压缩空气。

  案例二:

  1.事故经过

  某一冬天,某集装箱有限公司刚从学校毕业不到半年的一位大学生正在车间实习。他没戴标准防火安全带,约在2~3层楼高度位置维修设备。结果一不小心,一脚踩空从高空坠落下来,正好他的工作位置下方是一个热水池,池上又无任何防护措施,大学生一头扎入热水池,热水灌进他的颈部,结果被热水活活烫死(在送医院的路上身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高空作业没戴安全带。

  (2)热水池上无任何防护措施。

  3.主要预防措施

  (1)要戴好标准防火安全带。

  (2)厂方应在热水池上设置防护盖或铁网等。

  案例三

  1.事故经过

  某单位基建科副科长甲未用安全带,也未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便攀上屋架,替换焊工乙焊接车间屋架角钢与钢筋支撑。工作1小时后,辅助工丙下去取角钢料,由于无助手,甲便左手扶持待焊的钢筋,右手拿着焊钳,闭着眼睛操作。甲先把一端点固上,然后左手把着只点固一端的钢筋探身向前去焊另一端。甲刚一闭眼,左手把着的钢筋因点固不牢,支持不住人体重量;突然脱焊,甲与钢筋一起从12.4m的屋架上跌落下来,当即死亡。

  2.主要原因分析

  (1)基建科副科长不是专业焊工。

  (2)事故发生时无监护人。

  (3)登高作业者未用安全带,也无其他安全设施。

  3.主要预防措施

  (1)非专业焊工不能从事焊割作业。

  (2)登高作业要设监护人。

  (3)登高作业一定要用标准的防火安全带,架设安全网等安全设施。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一:电渣焊时,被钢水烫伤

  1.事故经过

  某厂焊接车间一名焊工站在模块一侧探渣池深度时,熔池钢水突然流出,将其左右脚背烫伤,住院治疗

  2.主要原因分析

  (1)焊工试探渣池深度时,马虎大意,违章操作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2)现场照明不良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3)车间和工段领导平时安全教育和安全检查不够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3.主要预防措施

  (1)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和操作技术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

  (2)加强隐患检查和整改工作,改善职工作业条件。

  (3)落实健全责任制,制止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

  案例二:电阻焊时机械伤害

  1.事故经过

  某厂工具车间一名工人带领徒工使用对焊机焊接刀具。师傅在往电极夹钳上装卡焊件、找正位置时,口头指挥徒工支垫工件尾部。当气动的夹钳上臂压下时,徒工尚未抽出的右手食指被挤于工件尾部和垫铁之间,造成食指末端破裂及开放性骨折

  2.主要原因分析

  (1)两人协同工作中配合失调,师傅在启动电极夹钳下压时,没有提醒徒工注意,也没有得到徒工应诺。

  (2)徒工在支垫工件时,手持垫铁的方式不正确,不应用手指上下握持垫铁

  3.主要预防措施

  (1)两人协作要密切配合,事先约定口语联系的方式,得到信号后再动作设备。

  (2)应制作专用工具夹持垫铁,避免手指介入夹钳钳口。

  (3)改进焊机夹具的工艺性能,使之可偏转角度,并能做上、下及水平方向移动。

  (4)加强安全技术学习,提高安全生产技能。

  案例三:离子弧焊健康危害事故

  1.事故经过

  某厂两名焊工在等离子焊接作业中,一名焊工突然流鼻血,另一名焊工近来嗓子不舒服。经医生检查后,发现两名焊工血液中的白血球大量减少,已低于健康标准。原来,这两名焊工已连续从事等离子焊接达6个月,作业场所狭窄,且无抽烟吸尘装置。两名焊工早就觉得精神怠倦、胸闷、咳嗽、头痛脑胀。但却不知其病因

  2.主要原因分析

  (1)等离子弧焊接过程中伴随有大量气化的金属蒸气、臭氧、氮氧化物等。这些烟气和灰尘对操作工人的呼吸道、肺等产生严重影响。上述作业场所空气不畅通,未采用抽烟吸尘装置,使空气中的有害气体、烟尘的浓度提高。工人长期在这种环境中操作,受到积累性损害。

  (2)工人对这种新工艺产生的危害性及如何防护缺乏了解,未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3.主要预防措施考试用书

  (1)企业的技术工艺部门在采用这种工艺时,应同时制订劳动卫生技术措施。

  (2)企业的安全、生产部门对实施这种i艺应安排恰当的场所,配置抽烟吸尘装置,降低有害气体、烟尘的浓度,使之符合国家劳动卫生标准。

  (3)操作者要重视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
 楼主| 发表于 2011-6-7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案例一:氧气胶管冲落,将水暖工眼球击裂失明

  1. 事故经过

  某厂气焊工甲与水暖工乙进行上、下水管大修工作。乙开启减压器上的氧气阀门,氧气突然冲击,将接在减压器出气嘴上的氧气胶管冲落,正好打在乙的左眼上,将眼球击裂失明。

  2.主要原因分析

  (1)瓶内氧气压力较高,开启阀门过大,使氧气猛烈冲击。

  (2)氧气胶管与减压器的连接部位扎得不牢.

  (3)水暖工乙不懂气焊安全操作知识,开启阀门过猛,且又站在氧气出口方向,属违章作业,酿成事故。

  3.主要预防措施

  (1)非气焊工不得操作气焊设备及工具。

  (2)开启氧气阀门不要过猛、过大;操作者应站在气体出口方向的侧面。

  (3)减压器出气嘴上的氧气胶管应插紧扎牢。

  案例二:电梯事故的分析和预防

  (1)门系统事故1

  1999年7月14日,北京市朝阳区光熙门北里14号楼南侧电梯在运行时开门走梯,致使三层楼住户祖孙二人在上电梯时被剪切,造成一死一伤。1998年9月24日,山东某银行的电梯,也出现了一起开门走梯的事故。那天,一位乘客进入轿厢选好层,站在门口等人一同乘梯。就在这时电梯开着门却以正常速度向下运行,将这位乘客的头与下颌分别由轿厢上沿和地坎形成挤压,造成重伤。

  (2)门系统事故2

  1995年9月13日,山东某服装厂,发生了一起恶性电梯死亡事故。该电梯为客货电梯,6层6站,XPJ型,额定速度 0.5m/s,额定载荷1000kg,门锁为GS75-11型。因该电梯制造较早,各部件的型号已趋于老化,因三角碰块与勾子锁频繁碰撞,使三角碰块已磨成倒圆弧状,加之弹簧老化,啮合深度只有3mm,只要在层门外,用手一扒层门则很容易就打开。针对这一情况,维修人员已向单位领导汇报三次,均答复为企业效益不好,资金紧张,先用着等以后再说。9月13日下午5:30车间下班,因高某系车间一班组长,下班后晚走一会儿,大约在5:40左右,从车间出来(车间在四层),发现电梯正要关门,高某离电梯15m左右,便急匆匆地跑过去,此时电梯已启动,正快速驶向六楼,高某用手扒开层门迈进去,一步踏空,跌入底坑,当场死亡。这是一起典型的管理者及使用者不重视安全而引发的事故。

  (3) 冲顶或蹲底事故

  北京市某房管所一幢24层楼的MBDS电梯,由于维修工在作业时忘记了拔出开闸扳手,随着电梯运行的震颤,扳手越插越紧,最终导致了抱闸无法闭合。这时电梯回到一层,维修工正欲从轿里撤出,却发现电梯自动上行,正犹豫间只见电梯移动越来越快。他打下轿顶急停开关,但无济于事,维修工无计可施。电梯失控了,加速直冲24层,呼啸冲顶,维修工立即将身体收拢、蜷伏在轿顶的最低处。轰隆一声巨响,轿厢;中项震动了整个大楼。维修工的性命保住了,但轿顶复绕轮被楼板击碎,机房顶面拱起一个大大的鼓包。

  (4)其他事故

  1999年8月25日,东北某学院新装了两部电梯,李、高二人对电梯厅门与轿厢门刀间的距离进行调整。当他们正在调整螺栓时,有人按动了呼梯按钮,电梯快速上行,李某被挤入轿厢与6层厅门侧井道内,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1.电梯

  事故的种类

  电梯事故的种类按发生事故的系统位置,可分为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其他事故。据统计,各类事故发生的起数占电梯事故总起数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左右,冲顶或蹲底事故占15%左右,其他事故占5%左右。门系统事故占电梯事故的比重最大,发生也最为频繁。 来源:www.examda.com

  2.电梯事故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来源:考试大的美女编辑们

  (1)维保单位或维保人员的缺陷

  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不是执行"安全为主,预检预修,计划保养"的原则,而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是有计划地进行预防性维修,而是待出现故障停梯后,才进行抢修,既误时又误事,部分维保单位或维修保养人员,甚至是敷衍了事,置电梯安全于不顾。

  管理者或维修保养人员,应加强有关法规的学习,做到有法必依。有关部门应加强执法力度,不断完善法规建设。

  (2)电梯自身的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

  门系统事故之所以发生率最高,是由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造成的。因为电梯的每一运行过程都要经过开门动作过程两次,关门动作过程两次,使门锁工作频繁,老化速度快,久而久之,造成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装置动作不可靠。若维修更换不及时,电梯带隐患运行,则很容易发生事故。

  冲顶或蹲底事故一般是由于电梯的制动器发生故障所致,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部件,如果制动器失效或带有隐患,那么电梯将处于失控状态,无安全保障,后果将不堪设想。要有效地防范冲顶事故的发生,除加强标准的完善外,必须加强制动器的检查、保养和维修。

  其他事故这类事故主要是个别装置失效或不可靠所造成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1-26 2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