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大引强,是反映城市经济发展活力的一面镜子。近日,青岛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举行,介绍了青岛市“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相关情况。整体来看,本次出台的支持政策及实施细则在发挥“链主”企业招商作用、以商招商、增加信息支持这三个方面突出了亮点。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出台的政策中,对促成项目落地引荐方最高支持2000万元,在目前国内同类城市招商支持的较高水平。如今下半年已经过半,青岛再次聚焦“链长制”,部署招商引资,是做大做强招商引资、为四季度经济增长奋力加码的真实写照,更是着眼全年工作吹响的冲刺号、冲锋号。
突出“链主”企业 招商工作打出青岛亮点
坚定不移的抓产业、抓项目、抓招商是推动青岛实体经济振兴的中药“催化剂”。作为青岛“三条线”重点工作之一,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位列首位。而“链长制”作为青岛在招商引资这个战场的关键“打法”,确保了青岛在复杂的发展环境中的招商工作依然高效推进,形成青岛特色。
此次出台的招商支持政策最突出的创新点便是着重发挥“链主”企业招商作用,更加侧重引进符合24条重点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力求真正实现招商资源向实体经济的高效转化。以对引进的项目支持为例,对符合条件的新引进并促成落地的符合24条重点产业链方向的投资项目,按照固定资产投资额的0.6%给予引荐方支持。其中,对“链主”企业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规模以上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相关社会组织引进符合24条重点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的,按照前述标准的1.2倍给予引荐方支持。而这样的支持力度,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位居前列。
优化服务 为方便企业申报打出组合拳
如果说雄厚经济实力和成熟的产业配套是吸收和利用外来资本的“硬实力”,那么,日益优化的营商环境则是彰显整座城市服务产业主体的“软实力”。在更为透明、清晰、安全的营商环境下,一系列服务措施正转化为外来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创新的动力,也使青岛收获了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底气和决心。
此次出台的支持政策,在多个维度的制度安排上作出了优化调整,让外界感受到了青岛的满满诚意。简化了引荐项目支持的条件,现行政策不再对总投资规模做限制,只要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规定的门槛,就可以申报。延长了申报时限,让企业能充分享受政策。新的政策将新设项目的实施和投资周期纳入考量,考虑到项目落地后,短时间内难以快速达到政策门槛等因素,允许引荐方在整个政策周期内择机申报。即2023年到2025年期间,可选择按年度或者项目投资完成后,再来申请支持。同时,考虑到较大项目实际建设周期一般较长,还灵活设置了分期申请的方式。
申报程序上也做了更多细节设置,一方面设定了补充备案环节,让更多引荐方能享受到支持。对于2023年1月1日至10月15日期间,符合这些条件但没有备案的项目,可以在10月底前向项目所在的区市招商投资促进部门补报项目备案。另一方面优化兑现流程。比如在政策获取方面,可以通过青岛市招商资源信息化社交平台和青岛市商务局网站等线上渠道,下载本政策及实施细则,以及相关表格。
招商引资做大做强 冲刺四季度
以开放、制造见长的青岛今年以来一直将做大做强招商引资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去年底,青岛出台《2023年青岛市走出去拓市场促招商抢订单工作方案》,并配套制定《青岛市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若干政策措施》。今年开年,紧跟着出台《2023年青岛市全球招商行动计划》。10月中旬,青岛全市召开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和招商引资工作专题调度会议。会议对下一步的招商引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部署,提出要深入研究分析产业,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和细分领域,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
奋战四季度,持续招大引强仍然是青岛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青岛市“以商招商”及社会化招商支持政策》的出台,就是青岛落实下一步工作的重要举措。不仅如此,青岛还将进一步梳理“在谈、签约、在建”三个项目清单,逐个制定到账方案,增加外资项目储备。出台并落实好制造业利用外资实施细则,鼓励外资投向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
当下,青岛正持续顶格推进招商引资,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以“链长”牵头细化招商图谱,精准招引目标企业,招商引资成果愈加显著,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