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47|回复: 0

大河流过济南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2 13: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河流过济南城
凤凰网山东


2023年12月21日 11:02:28 来自北京





2人参与1评论



大地如枰,城市如棋。

时光如河,征途如虹。

1978年的“东方风来”,让黄河之滨的济南城“潮起扬帆”。45年风雷激荡,45年波澜壮阔。在历史赋予的发展空间中,这座曾静置于大明湖畔的温婉之城,顺应时代之势,跨出护城河,迈向新未来。如今,她正以豪迈雄奇之姿将黄河拥入城中。

从“大明湖时代”迈进“黄河时代”,这是这座有着2600多年建城史的城市,在时间的久远跨度中,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演绎的最强“城市进化论”。

(图片来源:济南市政府)

大河向东流,冲破思想的枷锁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1855年的黄河改道,让济南与黄河结下了不解之缘。也给160多年以后济南城“黄河时代”的到来,埋下了最大伏笔。

时代不是从青天上叮当一响掉下来的,正如改革开放不是走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

1978年的那一声春雷,惊醒了沉寂的大地和冬天的残梦。从那时起,济南与全国同步,走过了45年波澜壮阔的历程。也是在这一年的12月,位于济南市历城区北郊的济南黄河大桥正式破土动工,1982年7月建成通车时,成为当时亚洲跨径最大的桥梁,在世界十大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中排行第8位。

济南的改革同全国一样,经历了一个从农村到城市、从单项改革到综合改革逐步深化的过程。

1979年6月,为解决农民对平均主义的不满,长清县双泉公社决定将土地分给群众——这是济南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第一个试点,从此拉开了济南农村改革的序幕。“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1997年版的《济南市志》曾记载:“本年(1979)济南市农村开始推行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全年粮食总产达7.9亿公斤,比上年增长5%。”而到2022年,济南第一产业增加值已然高达420.5亿元。

与此同时,济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改革推动下,从1979年开始探索起步,逐步深入。

1979年7月,济南市委确定在全市部分企业进行扩权试点。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一致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也是在这一年,济南被批准为山东省的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4年8月20日,在1700人参加的全市县以上领导干部会议上,当时的主政者讲话主题即是“改革创新,振兴济南”。此后,济南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进入快车道。

(图片来源:济南市政府)

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

经济体制改革激活了济南的“一池春水”。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三大的九年间,济南全市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收入都翻了一番多。“乡镇企业”“万元户”,这些具有时代印记的名词在改革开放的济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特别是1987年,在遭受到特大暴风雨灾害之后,济南的工业产值依然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跻身百亿产值城市之列。

1989年,改革开放的第一个十年刚刚过去,济南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当年5月,济南团市委、建委等四单位联合举办了“1978—1988泉城十大景观”评选活动,按得票顺序,八一立交桥、省体育中心、黄河公路大桥、解放阁、环城公园、舜耕山庄、舜井商业街、五龙潭公园、燕子山实验住宅小区和齐鲁宾馆成功入选。30多年后的今天回头看,不得不让人感慨城市之变、时代之变。

与此同时,作为济南最大的客水资源,黄河为济南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助力。于济南而言,黄河也完成了从“害河”到“利河”的角色转变。

然而,作为内陆城市的济南,因外联度低,当时人们的观念更新慢,竞争意识、市场意识相对薄弱,改革开放面临诸多瓶颈。同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北有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京、津、唐,南有商品经济相对发达的江、浙、沪,西有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的晋冀豫经济区,东有经济发展后劲很大的环渤海经济区。济南则处在四面竞相发展的夹缝之中。

继续解放思想打破枷锁,继续在改革中探索创新,是济南唯一的选择。

那时的济南,在各个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和实验,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济南实际和特点的“纵横弹跳”式改革路子。“纵横弹跳”中的“纵横”是指改革的领域和范围,要在纵向和横向同时进行。“弹跳”则是一种比喻,形象地反映了改革发展的方式和进程,即对看准了的,就下决心改,踏踏实实地跃出一步。“纵横弹跳”式改革模式得到了当时的国家体改委的充分肯定,《人民日报》专题报道并向全国推广。

“纵横弹跳”带给济南的是90年代快速发展的“高光时刻”。“小鸭”电器、“康巴斯”钟表、“轻骑”摩托、“趵突泉”啤酒、“三联”家电……一批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一时风头无两。当时的“济南制造”和泉水一样,是济南的一张靓丽名片。

济南,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拓展着城市的格局。1996年8月31日,《济南日报》公布市政府批准命名、调整和注销的22条道路,其中东西南北4条二环路诞生,济南“二环”圈正式形成。

从护城河到“二环路”,济南城有了全新的定义和格局。

(图片来源:历下区宣传部)

北跨的雄心,突破地理的约束

经济在发展,城市在拓展,地理的约束成为济南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最大制约。

受南部山区和北部黄河岸堤两面夹峙,济南主城区地形成为一个东西97公里、南北12公里的狭长低凹地带,这就是济南被形容为“一根油条在油锅里炸”的由来。主城区东西狭长,南北短促,对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交通商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形成较大制约。济南的二环北路与黄河最近处的直线距离仅200多米。

2001年12月31日,位于黄河中游豫、晋两省交界处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全部竣工。小浪底水利枢纽利用淤沙库容沉积泥沙,可使黄河下游河床20年内不淤积抬高,有效缓解了下游洪水威胁,防洪标准由不足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国务院解除黄河南北展宽区限制。

凡此种种,都为同是黄河下游省会城市的济南、郑州“跨河”发展带来极大想象空间。

2003年,山东省委研讨确定济南“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疏”的十字发展方针。“北跨”首次出现在官方话语中,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经十路最大的一次整修工程就发生在这一年。这条“全国最长的马路”东西长度90多公里。有人戏称,“在法国,坐一小时的车,你就到德国了,再坐一小时,你到波兰了。在济南,你在经十路,坐一小时的车,你还在经十路,再坐一小时,你还可以在经十路……”

此后的10多年中,“东南西中”均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2009年举办第十一届全运会为契机,济南向东拓展建设了奥体中心,修建二环高架、北园高架、燕山立交等现代交通设施。2011年6月,济南西站建设启用。2015年以来,CBD的启动建设让城市中心东移趋势加速。2016年9月,县级市章丘撤市划区。2019年元旦,济南东站建成启用,同年1月,地级市莱芜撤市并入济南,这对济南城市发展是一个大的增量变化。

济南城在巨大的发展惯性中“一路向东”狂奔。

城,越来越长。

然而,济南的“北跨”依然举步维艰。事实上,由于黄河下游悬河的独特特征,跨越黄河远比其他城市“跨”得艰难,黄河下游城市也没有跨河成功的先例。

在此之前,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兰州市是我国唯一一座黄河穿越而过的省会城市。2001年至2004年,兰州进入集中建桥拓发展的“黄金年代”。到2019年时,黄河兰州段的跨河桥梁已有20余座。兰州的城市发展空间不断拓展,黄河北岸一改当年的荒凉,两岸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再看国内滨河滨江大城市发展历程,大都在跨越江河的过程中,赢得了发展大空间。1990年代以来,上海从浦西跨过黄浦江向浦东扩展,城市化过程快速演进。杭州、南京、长沙、南昌,所跨河流也都是大江大河。合肥则将整个巢湖纳入版图,迈入了“大湖时代”。而巴黎、伦敦、纽约等有江河穿城而过的国际大都市,往往都是通过实施跨河跨江战略,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

(图片来源:济南市政府)

“北跨”遇阻,天堑不仅仅是黄河!

2012年,曾有媒体在一篇名为《济南“北跨”:有比黄河更难逾越的》报道中鲜明指出,破除部门利益壁垒才能使济南真正跨过天堑。在当时,济南市辖区内已建成通车的跨黄河公路桥梁有6座,但都在收费。一位当地官员曾感叹道,真正的天堑绝不是那条宽几百米的黄河,而是各政府部门间难以协调的利益壁垒。

全面深化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济南的“北跨”之路,也需要推倒思维的铜墙铁壁,打破部门的利益壁垒,从灵魂深处闹一场深刻的革命。

毕竟,摆在济南面前的“北跨”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2016年12月8日至9日,济南市召开全市工作务虚会议。这次会议对济南城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精辟分析:“从长远来看,城市建设不可能无限拉伸延长,未来的发展必须瞄准和实施北跨。”“要跨过黄河去、‘解放’全济南,让济南从‘大明湖时代’走向‘黄河时代’。”这次会议之后,济南城区优化建设的步伐加快。

当时的济南主政者曾鲜明指出,完善城市发展框架,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破题是北跨、核心是北跨、关键是北跨,不跨出这一步,济南的未来发展就没有空间。如果错过这个时期,整个城市发展有可能错过一个时代。

2017年12月1日,由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公司承建的“万里黄河第一隧”——济南黄河隧道开工建设,从此开启黄河天堑由水上跨越到水下穿越的新时代。这也是黄河上第一条公路地铁合建的隧道。

以“穿越”的方式迈出“跨越”的关键一步,这注定成为济南城市发展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来源:济南市政府)

拥河入城中,大城崛起的梦想

时代大潮风云际会,历史大势浩荡前行。

势必要把黄河变成“城中河”的济南,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次迎来新机遇。

2018年,山东的新旧动能转换正处在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时期。完成未来“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2018年1月初,国务院以国函1号批复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要求加快提升济南、青岛、烟台核心地位,形成三核引领、区域融合互动的新旧动能转换总体格局,明确提出支持济南高水平建设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先行先试,先行先改。

根据《方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总规划面积约1030平方公里,其中黄河北岸730平方公里,黄河南岸300平方公里,将建“十二桥一隧”穿越黄河。“先行区”主要使命是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做试验”“蹚路子”。

至此,济南“北跨”迈出实质性步伐。

在当年1月8日召开的济南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济南市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作出专门部署:以中疏支撑北跨、以北跨带动中疏,做好规划编制、引爆区建设、打造黄河生态景观风貌带,开启先行区建设“元年”,实现“千年一跨”破题起势。

与此同时,济南的“三环十二射”路网规划正式发布,济南剑指“三环时代”。大城雏形,赫然呈现。滚滚黄河,尽拥城中。

“千年一跨”破题起势,古老的黄河正在展开历史的新画卷。

2019年9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10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发布。

大河上下,焕然一新。与黄河相依相伴160多年的济南,“拥河入城”的“大城之梦”终于照进现实。

《纲要》多次直提及济南——支持济南建设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支持济南等沿黄大城市建设黄河流域对外开放门户;建设济南经郑州至西安、兰州、西宁的“一字型”东西向大通道;提升济南等区域枢纽机场功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为济南从更高层面、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大支撑。

2020年7月23日,济南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体会议提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的“新十字方针”,历史性地拉开了济南全面推进城市发展新格局的大幕。把济南由原来的侧重城市空间布局,推向更加注重城市品质、能级的战略方向。“新十字方针”将“北跨”优化为“北起”——崛起北部,全力建设未来希望之城。也是在这一年,济南市GDP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这也是山东“强省会”战略取得突破性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

(图片来源:济南市政府)

“大河新篇”起笔,加快铺陈开来。

2021年4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获国务院批复。这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中,唯一支持建设的城市新区,还是继“雄安新区起步区”之后全国的第二个“起步区”,意味着济南被纳入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大盘。

从“先行区”到“起步区”,这绝不是名字的简单变化,而是深层次全方位的迭代升级。意味这座新城,将从产业功能区向国家级新区、济南未来新城的定位之变,从“做实验”“蹚路子”向当引领做示范的使命之变,从聚全市之力向国家赋能流域支撑的能级之变,是济南引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动力引擎。

现在的济南起步区,黄河两岸生态优美,在建项目星罗棋布,高新产业落地生花……“对标雄安、学习浦东、泉城未来、拥河崛起”的起步区,正按照“五年成形”“十年成势”“十五年成城”的目标,向着经济活跃、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魅力宜居、共治共享的绿色智慧宜居的幸福之城,全力进发。

大城即成,未来正来。一场变革,一阙壮歌。

45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45年城市崛起壮怀激烈。

如今的济南,正在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征途中,砥砺奋进、勇毅前行。

城是济南城,河是母亲河。

大河流日夜,慷慨歌未央……

撰文/凤凰网山东张广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18 18: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