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6月19日《新京报》报道,日前山东省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向24家省直单位免费发放100辆公务自行车,试点推行3公里范围内外出办公使用公务自行车出行。按照规定,公务自行车发生损坏或丢失,由所在单位负责维修或赔偿,相关费用由使用单位承担,禁止公车私用。
一些地方单位推行骑自行车外出办公的举措,其好处不言而喻。其一,最起码可以最大限度节约社会资源,体现绿色环保理念;其二还能改善政府形象,提倡和使用自行车外出办公是一种符合社会公众期待的理性回归。其三,让机关人员办公务之际还能“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笔者以为,将自行车变“公务车”之举好事办好,甚至全国推广,仍需要多管齐下。首先,不排除一些公务人员外出办公时不乐意选择骑自行车,有安全方面或办事效率方面的考虑,一些城市道路状况并不好,在道路设计上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分界不明显,出行安全性不高,办事效率也不高,不少公务人员会选择机动车。据资料显示,杭州这两年并不单纯是从数字和理念上大力推广公共自行车措施,还着眼于城市道路的改造,给予了自行车更方便和宽阔的行驶空间,骑自行车出行者不仅感觉到更安全,还能感受到城市周边的美好环境,这样的配套工程无疑会促使公务人员放弃公务机动车。所以,让公务人员主动骑自行车外出办公的“配套工程”不可或缺。
其二,让公务人员(官员)摆脱“面子”困扰,也是一个关键。多年难以推进的公车改革,很大一部分阻力与官员好“面子”有关,这就需要一个整体上的社会风气的转变。其实,什么时候坐公车出行根本就不成为面子了,社会公众也不认为这是有面子的事情了,坐公车的冲动有望降低。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高级别的官员骑自行车出行率极高,英国首相、伦敦市长等时不时“秀秀”自行车早已成为习惯,民众也并没有觉得他们丢了面子。所以,第二个“配套工程”需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和民风。
其三,一方面要倡导使用自行车,但对于公车改革的步伐绝不应停顿。在2008年奥运期间北京停驶公车近半,即将到来的深圳大运会,深圳市也决定政府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车辆在大运会开闭幕式当天停驶80%,赛事期间则停驶50%!这足以说明停驶公车或大幅度缩减公车数量,与正常公务不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因此,山东有关方面应在提倡自行车出行办公的同时,从根本上削减公车入手,让公车真正姓“公”,官员的短距离办公除了自行车没有更好的选择的时候,自然会青睐骑自行车。
□毕晓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