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1|回复: 0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科学治沙 久久为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5 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走“三北” 看攻坚——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科学治沙 久久为功2024-06-04 19:54:50央视网
[color=rgb(245, 67, 67) !important]8人参与
[color=rgb(245, 67, 67) !important]1评论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0%




Picture-in-PicturePlay
[size=1em]Current Time 0:00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


Fullscreen
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央视网消息: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无人机飞播、机器人栽种正当时,科技助力“植”此青绿。

位于黑龙江的“三北”农田防护林里,树林呵护着田块,种粮、治沙两不误。

来到甘肃祁连山东麓,雪山森林草原同框,一眼四季,生态屏障守住塔克拉玛干沙漠不扩散。

走进陕西红碱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我国最大沙漠淡水湖,吸引近万只遗鸥前来筑巢产卵。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科学治沙、久久为功。

一起走进祖国北疆的绿色长城——“三北”工程。

何为“三北”?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0%




Picture-in-PicturePlay
[size=1em]Current Time 0:00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


Fullscreen
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土地就集中在这里。2023年6月5日至6日召开的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明确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打一场‘三北'工程攻坚战,把‘三北'工程建设成为功能完备、牢不可破的北疆绿色长城、生态安全屏障”。“三北”究竟是哪三北,和我们的生活如何相关,这场攻坚战又该怎么打?一起来了解。

地图看“三北” 横贯东北华北西北13省份

什么是“三北”?

“三北”地区,横贯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的13个省(区、市),西起新疆、东至黑龙江。在“三北”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重点地区,建设大型防护林的“三北”工程,建设范围涵盖551个县(旗、市、区)。

这里分布着我国84%的沙化土地和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八大沙漠、毛乌素沙地等四大沙地。荒漠化、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导致的生态灾害,制约着“三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构成挑战。

“不怕黄河决了口,就怕沙漠手拉手”。20世纪70年代,三北地区沙漠化土地曾以每年超15万公顷的速度扩展,流沙压埋农田、牧场和水库,切断了铁路公路。

久久为功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

“三北”何以换新颜?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经过40多年的不懈努力,“三北”工程累计建设营造林保存面积达4.8亿亩,荒漠化和土地沙化实现“双缩减”。草木正以柔韧之力重塑山河。曾经几乎寸草不生的库布其沙漠如今已黄绿相间、生机盎然。

“下一场雨脱一层皮,累死累活饿肚皮”,曾经面临严重水土流失的黄土高原正加速“披绿”。一度连树木都难成活的三河交汇处陕西潼关,植被已大量恢复。如今,“三北”工程区61%的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控制。

六期工程建设期 三大标志性战役打响

“三北”工程攻坚战怎么打?

眼下,总规划73年、分八期进行的“三北”建设工程,已进入六期工程建设期(2021—2030年),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正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以防沙治沙为主攻方向,以筑牢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为根本目标。

具体来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三大标志性战役全面打响。

乌梁素海的美丽蝶变




[backcolor=rgba(96, 96, 96, 0.8)]Loaded: 0%




Picture-in-PicturePlay
[size=1em]Current Time 0:00

[size=1em]/

[size=1em]Duration -:-


Fullscreen
Mute[backcolor=rgba(115, 133, 159, 0.5)]











自动播放

在“三北”工程三大攻坚战中,黄河“几字弯”攻坚战是重中之重。这个位于“几字弯”顶部的点,就是乌梁素海。它是河套灌区农业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承泄区,水质曾一度恶化为劣V类,经过16年的漫长治理后,如今,乌梁素海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现场水样监测分析 多项指标大有改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30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