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望岳谈|国内外院士专家齐聚,这场论坛为何在济南召开?
(一)
济南,盛夏七月,千佛山脚下召开的一场论坛,颇为特殊。
这就是7月13日开幕的首届基础设施工程·泰山论坛。
特殊之一是规格之高。
论坛由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钱七虎院士等发起。来自国内外近50位院士、国家杰青等行业专家,聚焦土木交通工程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学科转型升级、学术前沿热点三大领域进行分享,为学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转型升级献策。
一场论坛,让记者如坐春风,聆听到行业高质量发展前沿的科技成果实践。
特殊之二是业界认可。
国内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物齐聚于此“学术论剑”“智慧共享”,本身就是对山东高校学科建设以及山东基础建设成果的肯定。
说起基础建设,人们总把中国比喻为“基建狂魔”,这是对一个个超级工程的赞叹敬畏,也是对中国基建和中国制造业突飞猛进的自豪。
那么,山东的基建,其实有你知道的一面,也有不为人知的一面。
(二)
首先看你所知道的山东基建。这就不得不提“山东的路”。
“山东的路”四通八达,美誉由来已久。早在1993年6月,原交通部在济南召开了全国公路建设工作会议,人们习惯称之为“济南会议”。这是我国公路发展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重要会议,拉开了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大幕。1993年底,山东省公路总里程4.6万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通车里程排名全国第一。
2022年,山东被选为全国首个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与其说“选择”了山东,不如说是一场完美契合的双向奔赴。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交通被赋予了更为丰富而立体的内涵。今天的“路”不再是单纯的陆上交通,而是海陆空各种运输方式的互联互通、融合发展。
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交通强国省域示范区,山东交通发展持续涌现新的活力:全省高速铁路通车里程突破2800公里、跃居全国第1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300公里;全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达到11条,运营里程增至407.9公里;全省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117公里……
7月13日,潍坊至烟台高速铁路开启联调联试。这意味着胶东半岛“高铁环”实现闭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更加完整。山东交通还在按下发展的“快进键”。
其次说山东基建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两天,一则消息令人新潮腾涌:国际隧道与地下空间协会发布了“过去50年具有全球影响力的50个隧道工程”。我国有9个项目成功入选,数量全球最多。
其中,青岛胶州湾第二海底公路隧道位列其中。这条海底隧道有着五个“世界之最”:长度最长、规模最大、断面最大、水压最高、首座超大直径盾构。
解决世界性难题的背后,有山东高校、山东企业的攻坚。
眼下,济南黄岗路穿黄隧道工程迎来重要节点,世界在建最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机“山河号”正在紧张吊装下井组装中,计划9月实现盾构始发。
值得一提的是,“山河号”搭载了山东大学与济南轨道交通集团联合研发的“五官一脑”智能装备系统: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火眼金睛”、地层界面识别系统——“听波聪耳”、气体环境监测系统——“超级巧鼻”、刀具磨损监测系统——“钢牙神经”、同步注浆检测系统——“号脉灵手”和辅助决策支撑系统——“人工智脑”。
目前,在胶州湾第二海底隧道、济南地铁、贵阳地铁、广花城际铁路等重大工程中,均有“五官一脑”智能装备系统参与建设,有效控制盾构开挖面失稳、刀具刀盘损坏等灾害的发生。
(三)
目光拉回到首届基础设施工程·泰山论坛。不仅是智慧化、信息化的科技应用,山东大学在突水突泥治理的科研实践也已经走在全国前列,获得与会专家的称赞。
一直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驯服”突水突泥的方法。
瞄准这一国家重大需求,2001年,山东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多年来,他们结合突水突泥灾害防控的国家重大急需,团队作战、协同攻关,深入推进学科交叉创新,凭借地下工程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和突水突泥治理理论与技术等“杀手锏”,改变了这场博弈的力量对比。
据了解,山东大学团队利用交叉学科优势,提出以精细化探查与关键孔为核心的长效治理设计方法,封堵后,地下水在围岩内部循环,避免了对环境的影响及动水对结构的长期破坏和二次涌水。
“交通是现代城市的血脉。血脉畅通,城市才能健康发展。要在建设立体化综合交通网络上下功夫,在充分利用地下空间上下功夫”。
钻山过岭,穿江越海。遁地潜行,开拓空间。
在基础设施领域,山东不断增强以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省的使命感,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八大发展战略之一,交通基础设施覆盖范围和联通水平实现大幅跃升。接下来,山东还将锚定学科创新升级,致力于全方位促进传统土木交通工程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