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前被“十四五”规划采纳的建言,落实咋样了?2024-09-12 14:15:49 人民网
8fe83cca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联合报道组 “吃饭嘛,村里给咱解决得妥妥的!”“互助员给俺们送个菜、理个发,可方便。”记者问起“互助养老”,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恩格贝镇蒲圪卜村的爷爷奶奶们顿时来了兴致。 时间拨回到2020年,四年前那个夏天,蒲圪卜村的党支部副书记李电波,以“云帆”为网名,在“十四五”规划编制意见征集活动中,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写下一条关于农村互助养老的建议——“在农村人口聚集区域,由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共食堂、公共宿舍,有意愿的老人都可以居住、生活在一起,年龄小的、有能力的老人照顾年龄大的、能力弱的老人,形成互助养老模式。” 2020年10月,这条建议经过收集、研究、精炼,被写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文件;2021年3月,经全国人大审议,被正式纳入“十四五”规划;至此,来自内蒙古一个普通村落的人民建议,成功“飞”进中南海。在《中国的民主》白皮书上,这个故事被作为中国民主实践的案例推向世界。 除了广泛和真实,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最“靠谱”的是管用。四年过去,“互助性养老”这个建议管用了吗?中央政策如何“落”回地方,惠及广大群众?2021年起,人民网连续对这一“中国的民主故事”进行追踪。近期,人民网记者再赴内蒙古,并同时前往山东和山西等地,开展采访调研。 从理念到实践“最后一公里”的艰难跨越 每天上午10点半,邬后生和袁长喜两位年过八旬的“80后”老人,都会准时来到村里的养老服务中心。内蒙古恩格贝镇蒲圪卜村的养老服务中心开业近3年了,来这吃饭的大多是蒲圪卜村60岁以上、不方便做饭的村民。 如今的李电波已是蒲圪卜村村主任,他给记者算了笔账:政府补贴9元、村集体补贴1元、子女孝敬2元,这样下来,老人一天吃饭开销不超过7块钱。 周银栓老人向记者展示老伴儿的助餐卡。人民网郑莉茵摄 普通村干部的一条留言“飞”进中南海,又“落”回群众中。这中间“最后一公里”的跨越,凝聚了无数次尝试,见证了从理念到实践的长期探索。 73岁的祁二飞,目前在食堂的互助公益岗位负责收银、做饭、打扫卫生等。像他这样真正在践行“互助”的,并没有李电波当年想象的多。养老服务人手短缺是最现实的问题,李电波坦言,写下留言时,自己确实有点“理想化”:“当时想的是老人俩俩结对,年轻的帮助年长的。”然而在运行过程中,遇到了很现实的问题:年轻的凭啥一直出力?不平衡的安排,带来的效果并不好。
经过反复实践,“及时给予货币激励”被证实是当下最有效的运作方式。如今,村里通过设立一些“孝老公益性岗位”,每个月给予固定报酬,成功吸引了许多村民参与互助服务。祁二飞每天工作约5小时,每月能拿到工资2000元,又能解闷,又能挣点钱贴补用度,也帮助到了大家,是个不错的活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