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4月17日上午,记者在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济南将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10个以上,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

近年来,济南坚持把种业振兴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重点任务来抓,聚力打造北方种业之都,建设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等种业核心集聚区,持续做强农作物种子、蔬菜种苗、畜禽良种三大板块,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种质保护利用扎实推进。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1家,国家、省、市三级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2024年,国家东部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建成并投入使用,入选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2家,入选省级种质资源保护单位6家。
种业创新攻关提速提质。联动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省级科创平台和企业科研中心建设,省级以上平台数量达到44家,其中建有小麦玉米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小麦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种业平台5家。2020年以来,累计审定、登记“济科568”“济科109”等新品种228个,5类7个品种入选2024年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
良种繁育水平持续提升。科学规划布局育种基地,支持种业企业扩大良种繁育规模。2024年,全市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7.6万亩,认定种子镇、种子村37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常态化开展新品种区域试验与展示示范,高标准建成长清区、商河县、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三个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全年展示新品种6600余个。
产业发展集群不断壮大。支持种业企业、种业科研机构、种业总部和生产基地集聚发展。2024年,新广农牧、辽宁联达、吉林鸿翔等9家种业龙头企业在济设立区域总部或生产基地,全市持证种业企业发展到158家,较2023年增加54家。
种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聚焦育种创新、良种繁育等产业链重点领域,谋划建设种业重点项目45个。其中,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布局“百亩科创港、千亩农创城、万亩示范区等项目10个,计划投资41.7亿元;在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布局畜禽种业创新和产业集聚项目12个,计划投资44.9亿元。
下一步,济南将锚定打造“北方种业之都”这一目标,以重点种业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做好发展载体打造、科技创新攻关、企业招引培育等工作,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
着力打造种业集聚平台。加快建设山东省现代农业大科学中心,抓好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百千万”项目建设,加快推动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重点种业项目建成投产。
着力建强种业产业链条。加快推动“产学研推用”协同创新发展,今年将新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10个以上,建成良种繁育基地30万亩。
着力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制定关于加快打造“北方种业之都”政策措施(2025版),持续加强资金、用地、人才等要素供给,支持符合济南市种业发展规划的种业企业、科研机构、企业总部建设。聚焦国内种业50强企业开展精准招引,今年将引进和培育种业领军企业10家以上。
(济南日报·爱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