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295|回复: 1

“临时工”又穿上“外聘”的马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0 1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8月9日中广网报道,湖南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李让恒被问到有学生专升本时被迫捐1万元时,他表示1万块钱不算大事。湖南省教育厅随后表示,“湖南教育厅官员”李让恒并不是湖南省教育厅干部,也不是新闻中心主任,而是新闻中心外聘人员。
    这显然是个很挑衅民意的事情。此前,有媒体报道说湖南教育厅新闻中心主任李让恒日前接受电台的采访,当被问到有学生专升本时被迫捐1万元时,李让恒反问“这个事很重要吗?很大的新闻吗?”此事一经曝光,从来就把1万元很当回事的民众显然受到很大的刺激。湖南教育厅像那个说皇帝不穿衣服的孩子的家长,立刻出来划清界限:这个乱说话的不是正式官员,而是“外聘人员”。
    “外聘”的意思,当然就是“非嫡系”,顶多算是“庶出”。更通俗的解释是,类似于“临时工”的角色。有网友忍不住趁机无情地歌颂了一番“临时工”的光辉历程:临时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临时工人本领强,敢为中华造脊梁……临时工人会表演,扮过警察和城管;临时工人是块砖,哪里用来哪里搬……我们不妨顺着这个“外聘”的思路,看看“纵容教育乱收费”之惊世奇论的前世今生。
    我们不明真相,但我们有万能的搜索引擎。湖南教育网上一则消息至今有网页可证:2009年10月31日,湘西州教育局在吉首市民族实验学校举行教育宣传总结表彰暨通讯员培训大会,莅临会议的专家有“中国教师报首席记者、湖南省教育厅新闻中心负责人李让恒”等。可见,这个李让恒早就是“湖南教育厅”正大光明的“官方代表”。
    更令人费解的不是李让恒的身份,而是乱收费的事实:湖南中医药大学在“专升本”中乱收费,但事件发生后,湖南省教育厅的“高度重视”却是在李让恒先生的惊世之语以后,换言之,如果不是“一万块钱不算多”成了公共事件,相关部门怎么会“迅速组织相关人员调查核实情况”呢?媒体成了监督先锋,而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教育主管部门,却在汹涌的民意面前显得如此后知后觉,那么,一个“外聘”的说辞,如何推卸得了监管不作为的责任?
    “外聘”的李让恒,或许说出了职能部门的心里话。有一个细节很有趣:媒体曝光乱收费之后,李让恒给相关主管办公室打电话,再次表示,1万元并非大事:“湖南广播电台说有这样一个事,专升本,要捐1万块钱,她认为这是很大的事。”一个“外聘”人员,哪有给“主管办公室”发话的权力?其实,纠结于其身份真假意义并不大,公众更想知道的是:要不是李让恒这一嗓子喊得有点“失真”,相关部门会澄清其“外聘”身份吗?乱收费事件会如此迅速完美收官吗?
    更令人担心的是:一旦“李让恒们”都学乖了,那些呼之不出的教育乱象,会不会活生生成了无法“打捞”的声音?
□邓海建
发表于 2011-8-11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不是在于谁说来,是在于是不是收费,不要转移问题的实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9 06: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