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638|回复: 1

草根故事:贫穷的“桃花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3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月13日,西井山村的一位村民沿着山路下山。曾经的100多年间,这条山路是西井山村与外界的唯一通道。







  从太行山南麓的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城一路向东,穿过立壁千仞的大峡谷,越过渊深万丈的挂壁公路,再沿着山脊驶过宽不足5米的“太行天路”,才能到达西井山村——一个至今没有电视、广播,封闭得像“桃花源”一般的偏远山村。


  西井山村地处海拔1600多米的险峻石崖上,12个自然庄分布在5座山头上,沿着山径,从村头到村尾得走40里地。
已90岁高龄的石天富是村里最年长的老人,据他回忆,清末时期家中先辈随河南逃荒潮来到这里定居,尽管地理闭塞,水土贫乏,这片土地也已哺育了六代人。

过去,村里只有一条一脚宽的小径通往山外,村民喝水得用牲口从几十里外的山下往上驮水;加工粮食要翻山越岭步行近3个小时到邻村去;村民家的猪仔养大后送不下山,还得杀了,背着肉到山下去卖…… 直到1982年,村里全部的50多个劳力自发开始开凿出山的路,花了十几年,硬生生地在山壁上用钎镐凿出了一条“9层18折62道弯”的山路。近些年,平顺县为开发旅游资源而沿着山脊修建的“太行天路”进一步缩短了西井山村与外界的距离,原本从县城进村得蜿蜒盘旋4个多小时的山路,如今已经减短至2个多小时车程。随着出山道路的打通,西井山村村民不仅开始走出大山务工、求学,也将山村产的花椒、连翘卖到了山外,201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为2124元,比5年前提高了50%。尽管如此,西井山村仍然是一个闭塞、落后的山村。

村民要购买生活用品依然得走几十里山路到河南任村;村里的孩子要念书依然只有一位老师、一间教室;村里没有电视、收音机,做饭依然用着几十年前的土灶、石磨,喝水只能靠村里的几口旱井。与西井山村一山之隔的虹霓村是一个大得多的村,地处山谷,交通相对便利许多。2009年正式开工的长(治)平(顺)高速公路设计在村头有一个出口,给村子规划了一条直线出山的路。虹霓村村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种植花椒和制作柿饼。据村里会计介绍,2010年村民人均年收入2300多元。虽然耕地少了,但是高速公路工地招了一些村民做工,等到2013年村子附近的虹霓大峡谷景区开始营业后也能解决一部分劳动力就业。“村里人都想走出去,以后路修好了,出去也就容易了。闭塞就得落后受穷,外面都发展得那么好了,谁也不想世世代代穷下去。” 旅游开发是平顺200多个山村摆脱闭塞贫穷的希望所在。随着太行水乡、红梯古关、天脊山等景区的开发建设,一些山村重新融入了现代社会。而随着长平高速、中南铁路的建设,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太行山民走出贫穷的“桃花源”。新华社记者 范敏达 摄




该贴已经同步到 lixiulai的微博
发表于 2011-9-17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世外桃源,生活在那里绿色食品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6 22: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