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534|回复: 0

最后的煤厂 最后的卖煤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5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后的煤厂 最后的卖煤人
[ 2012-01-05 ]  

16户卖煤人家走出了14个大学生

    “这两天拍了一组卖煤人照片,听说这是下关最后的煤厂……” 网友“敢说敢做”照片上的卖煤人,是下关目前仅有的还在坚持做这个行当的人。在南京,现在还在运营的小煤厂不超过十家了。 老板姚先生说,也许有一天,这个行当会消失,但他很感谢这个行当,不仅养活了跟着他一起干活的很多老伙计,而且在这个卖煤人的群落中,16户人家走出了14个大学生。


将蜂窝煤送到用户那里去。本组图片本报记者周俊摄
老姚他们将煤送入机器。
一天的收获就在这些蜂窝煤上。

    打煤机,制作出蜂窝煤
  来到下关东炮台江边的煤炭港6号,就可以见到这个小煤厂。煤厂里面,首先进入你眼帘的就是堆起来如小山的煤,伴随在耳边的是机器的轰响声。
  说是作坊,确实也比较简陋,最显然的莫过于那台制作煤炭的机器,它有个俗名叫“打煤机”,卖煤人将散煤从机器后面放进去,然后一个个蜂窝煤就从传送带上送出来了。

  领头人,20年卖煤生涯
  这群卖煤人的领头人姓姚,全名姚彦华,今年50岁,见记者伸出手要和他握手,老姚连忙摆摆手:“20年了,我这手上总是有煤灰,就没干净过。”老姚笑着说。点起一根烟,老姚和记者侃起了卖煤人的那些事。
  20年前,老姚从安徽淮南老家出来闯荡,在经历过漂泊之后,他和他的一群老乡在南京落脚,陪伴他们多年的就是黑色的散煤和一个个蜂窝煤。
  老姚说,刚开始做这行的时候,和他们一起做的同行很多,煤炉和蜂窝煤是当时很多家庭必备的物品。时光变迁,他从小姚变成了老姚,和他一起卖煤的老弟兄都成家有了娃娃,而当年与他们竞争的人都转行了,如今在下关,据他所知,也就仅仅剩下他们这一群卖煤人,支撑着这个不大的煤厂。
  而在整个南京城,老姚他们的同行也已经很少了。老姚说,栖霞的燕子矶附近还有两家小厂,此外在尧化门和麒麟门也还有几个卖煤人,用老姚的话说,剩下的煤厂用手指都能数过来了,不超过十家。
  各种取暖设备在完善,需要蜂窝煤的用户范围在缩小,这是这个老行当无法回避的现实。

  老主顾,下馄饨用煤炉
  那么,这些蜂窝煤都流向了哪里?老姚说,一些麻将店和小吃店是他们的老顾客,也是因为有这些人,他们才能维持目前的生计。
  说着说着,这个时候正好有一名朱姓老板过来和老姚攀谈,打算买200个蜂窝煤。朱老板说,他开设了一个麻将店,如今冬天到了,高额空调电费让他很头疼,于是他想到了使用蜂窝煤烧炉子给打麻将的人取暖。朱老板说,他在使用煤炉之前还征求过顾客的意见,绝大多数人都同意用煤炉。
  老姚接过话说,目前他的蜂窝煤主要送到下关、鼓楼和秦淮,比较受小店老板们的欢迎。一家在鼓楼经营千里香馄饨的老板特意找到下关,在老姚那里买蜂窝煤,因为他的馄饨用煤炉下才有那种味道,用了燃气,火一大,那种口感就没有了,老主顾们都不答应。“大家说,用煤炉比较有感觉,也不像空调那样,暖风吹着头疼。”朱老板说,以后他会定期过来买蜂窝煤。

  后代人,不再从事老行当
  20年背井离乡,留下了一双乌黑发亮的大手,老姚说,他很自豪,不仅仅是因为他带着一帮老弟兄把这糊口的老行当一直坚持做了下去,还因为在他们这16户卖煤人家庭中,走出了14位大学生。
  这些孩子,从小就在煤堆里长大,小时候,他们都曾帮着父辈弄煤,而如今,老姚却说,并不想让他们继承这个老行当了。“太辛苦了!”
  老姚家有三个孩子,三个孩子都被他拉扯成了大学生。
  老姚说,他们所在的地方也快要拆迁了,能在这里经营也就最多几年时间了。老姚说,自己年纪大了,如果真拆迁了,他很可能不会再去找别的经营地点。
  “等到那一天,我和我的老伙计就收工了,现在,我还是继续掌舵吧。”
  老姚点起一根烟说。(本报记者 周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1-17 14: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