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耒阳市三都镇茄莉冲新井煤矿发生透水事故至今已一个星期,被困人员还未全部升井。人们关心,会有奇迹发生吗?
提起矿难中的“奇迹”,不少人还记得2010年8月的智利铜矿矿难中的救生舱。当时,智利矿工就是在救生舱里避难获救,被称为“一个国家的胜利”。此后,国家安监总局负责人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加强救生舱为代表的紧急避险系统建设。
按照安监总局2010年的规定,到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矿都要完成井下安全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逾期未完成的矿井,将责令其停产整顿。移动救生舱和固定避难硐室是紧急避险系统的核心。
三年限期已进入倒计时。然而,目前市场上100余家救生舱企业中,获得国家矿用安全标示(以下简称“安标”)的,至今只有20多家。全国1.3万多处矿井,目前已经建成或正在建设避险系统的矿井为3801处。
救生舱的奇迹故事,将如何往下演绎?
救生舱创造的救援奇迹
普通国人知道救生舱这个词,大多是从2010年开始的。
2010年8月,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矿难。抢险进行17天后,一张写着“我们33个人都在避难所里,我们还活着”的纸条,从地下688米深处被传了出来。10月13日,这33名矿工陆续升井,持续了69天的抢险结束。智利举国欢腾,这场矿难援救奇迹,被称为“一个国家的胜利”。
智利矿工们的避难所,一个类似于胶囊、被命名为“凤凰”号的救生舱,也随后被送至上海世博会智利馆展出。中国观众看着这个不起眼的甚至微微生锈的铁家伙,往往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智利有的东西,我国却没有?”
就在智利矿工升井后的第三天,2010年10月16日,河南平禹煤电公司发生瓦斯事故,10月19日抢险结束,37人遇难。这更加深了人们此前的疑惑。
在河南抢险现场,时任国家安监总局局长的骆琳多次强调,要加快井下救生舱、避险硐室等先进装备的强制推行,并限期完成。
事实上,早在智利矿难之前的7月27日,国务院就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3号文件),明确要求2013年前,所有煤矿都要安装避险设施。逾期未完成的矿井,将责令其停产整顿。
很难分清,政策的强硬和智利的故事,哪个对国内救生舱市场发展的刺激更大。但国内救生舱市场,正是从2010年起迅速发展起来:
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不断有企业和矿井宣称攻克了救生舱研发难题,从河南到山西再到山东,涌现了多个“中国首台”救生舱。
进入救生舱研发生产的企业背景各异,有些是生产仪器仪表的,有些是生产矿业用具的,还有些原来从事房地产开发、民营医院、通信设备甚至文化产业的企业,也投身进来。
救生舱的售卖方法不一样。有些厂家按型号和坚固程度来定价,不同的钢梁密度和设计,价格不同;有些厂家按照救生舱可承载的人数来售价,“能装6个人的120万元,每多一个人,多20万元”。大多数救生舱的价格,在100万~300万元。
2011年4月,山东矿机宣称生产救生舱,在其公告中宣布:建设期1年,建成并投产后,测算年增销售收入29200万元,正常年利润总额为5865万元。
2011年年中,从事救生舱生产研发的企业不过几十家,2012年年初,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北京一家展览公司负责井下安全系统销售的经理常成,得知当时市场上有近200家企业从事井下救生舱研发生产。
常成也表示,2012年年初时,获得安标的只有6家企业。没有取得安标的企业怎么解释、推销产品?一家山东的企业销售人员告诉本报记者,自家的产品“绝对可靠”,“材料已经申报上去了,正在评审”。辽宁一家公司则表示,“市场上有安标认证的很少,我们主要靠预售,也就是先签意向合同,等我们安标下来了,客户可定向购买。”还有一个推销者解释说,获得安标认证很麻烦,“因为每一个零件都要认证,所以很慢、很难。”
目前尚无国家标准
目前市面上的救生舱,大多称为“井下救生舱”、“矿用救生舱”或“可移动型救生舱”,大多以金属制成,由于井口空间有限,这类救生舱大多以60厘米~120厘米为一段,分段运到井下再组装,组装完成之后,看起来像一节火车车厢。
北京科技大学从事救生舱研究的汪声博士表示,矿井一旦发生事故,矿井下很可能停风停电,矿工所在位置距离井口动辄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依靠随身携带的自救器只能维持30~45分钟的呼吸,几乎不可能到达井口升井,井下救生舱或避难硐室,能为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通过通信设备向外主动传递井下信息,引导外界救援。
按照这个目标,救生舱不仅要结实、密闭,还要保证经得起爆炸、能够保温除湿、保证通信,更重要的是,救生舱要能够跟着矿工向前掘进的速度移动,确保一旦发生矿难,矿工能马上躲避。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金龙哲曾就此反复实验:将4个受试者关进救生舱的实验舱体,舱内温度会迅速上升,湿度也增加,过了8个小时,人就汗流浃背,顶棚全部有水珠,湿热问题很难解决;此外,舱门关闭超过6个小时,舱内的一氧化碳就将超标,人在里面会有危险;井下可能发生瓦斯爆炸,但救生舱的焊接难以承受爆炸高压,最好固定在不太容易爆炸的区域。
北京一家从事仪表研发的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与长期从事密闭空间研究的部门合作,密闭空间和通信问题不难解决,从2010年年底起转而研发救生舱时发现,最难攻克的是整体移动。
在井下,矿工的掘进面不断前进,重达数吨的铁“车厢”也要随之跟进。井下的路面不像地面上平整的马路,坑洼不平,给“车厢”安上轮子并不现实。美国的可移动救生舱上,有些带有滑撬,但中国目前还没有这种设计。
这家企业生产的可移动救生舱,采用分体移动方式:每一次移动,都要把整体救生舱拆成若干截,再分别把每一截向前运输到矿工附近,重新组装。“每分开一次,人力、物力、财力的耗费都很巨大,其实不太实际。”这位负责人坦言。
国际上不乏研制救生舱的国家。2009年8月发表的一篇专业论文,介绍了美国避险设施发展的情况。
文中写道:作为一个煤炭生产大国,美国煤矿井下常常利用水泥砌块砌筑避难隔离墙,把防火、阻燃的隔风障厚布或塑料隔屏吊挂、结扎在顶板和巷帮上,形成隔离空间,供事故后遇困的矿工避险,等待救援。这种传统的井下避险方式持续使用了一个多世纪。2006年,全美煤矿死亡人数达47人,为1995年以来的最高记录,2007年,全美煤矿死亡人数仍有33人。2008年年初,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所( NIOSH) 提交给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落后的井下避难方式已经不足以在发生井下事故之后保护遇困矿工的生命。研发、生产煤矿使用的避难舱是保证煤矿工人生命安全、实现煤炭业良好安全记录的一项重要工作。据此,美国国会要求美国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 MSHA) 在2008年年末制订出煤矿避难舱的规范。文章中还介绍了3家主要的救生舱生产企业如何研发并解决难题。
目前,中国的救生舱生产还没有国家标准。对较难攻克的技术难关,行业内也没有公认的标准办法。一位技术人员表示,上述种种实验,都是生产厂家根据国家不同部门一些笼统的规定,“自由发挥”的。
效果不明,应否强制推行
对效果不明、耗资不菲、强制推行的井下救生舱,一些煤矿并不热情。
河南一家国有大矿的矿工告诉本报记者,在智利矿难中井下救生舱的确大显身手,但此后发生在美国的两起矿难中,井下救生舱都没有发挥作用。救生舱从理论上来说,可以随着采煤面的掘进不断推进,但在实际中几乎没法执行。在一些空间不大的采掘面,笨重庞大的舱体,还可能挡住井下的通风和逃生通道。
长期从事救生舱科研的金龙哲还发现,即使购买了井下救生舱设备的矿井,也没有使用积极性,更多地将其作为摆设。“我已经讲了20多期,受众都是救护队长、安监处长以上的领导,即使这些一线的高层人员,也都对救生舱的使用方法一知半解,矿工们就更不明白了。”
耒阳煤矿透水事故后,国家安监总局在其网站上公布称,湖南耒阳矿难多发。当地一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地矿多为小煤矿,产值有限,“几年就挖完了”,根本没有动力购买造价不菲的井下救生舱。
近半年,救生舱市场也发生了变化。常成告诉本报记者,目前生产救生舱的企业有140余家,获得安标认证的有20多家。“有些企业看市场不行,就退出了。”
烟台一家公司的张姓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他们从2010年11月起研发救生舱,目前已经“攻克了所有技术难关”,“整体移动没问题”,目前还没有安标,正在申请。“在我理解中,救生舱就像是船上配备的救生艇,是国家规定的标配,不管有多大作用,有用没用,都应该配上。”
如今,距离安监总局提出的建成完善井下安全避险系统的期限仅剩不到一年的时间。本报记者获悉,在保障安全的“六大系统”建设中,包括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矿井压风自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和矿井通信联络系统在内的五大系统进展顺利,目前已在全部国有重点煤矿和85%的地方国有及乡镇煤矿建成。然而“六大系统”中的避险系统的建设进展缓慢。
安监总局近日强调,强制推行的限期不会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