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袤的矿山,能量与财富在那里流出。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煤扮演着一个特殊的角色——“工业的血液”、“黑色的金子”。
然而在时下,频频跳入公众视野的煤,却成了高污染、高能耗、高危险的代名词,有着“防不胜防”的黑色记忆。在中国的煤炭经济版图上,有沉痛的代价引人深思,更有“神奇”的故事让人久久回味。
程洪良是一个技术专家,更是一个现代企业家,他以比别人更快的速度成为了现代矿业的领军者。在改革开放的关键节点上,当大批煤矿别无选择,纷纷开始艰难转身之时,程洪良与他的华宁矿业一起走出的这种可持续发展模式,为这些煤矿企业甚至整个煤炭行业,提供了一个典型的范本。
梦想被开启
泰山脚下的宁阳县,是程洪良的家乡,也是他事业的起点。
程洪良起初是被一个朴素的年轻志向所驱动,他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煤矿工程师。1989年山东科技大学毕业后,程洪良回到家乡,进入了山东华宁矿业公司工作。
未来的梦想被开启,美好也有些艰难。
毕业那一年,程洪良23岁,采矿工程专业出身的他,执意去了300米深的采掘一线。面对一个有着40多年生产历史的老矿,在井下工作意味着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危险。即便是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大型矿井,也无时无刻不面临着瓦斯、透水、煤尘、地火、顶板等自然灾害的威胁。
从掘进工、施工员到技术员,一路走来,程洪良体验了煤矿最深处的幽黑与艰辛。在程洪良的眼中,“学真本领,必须深入生产一线”并不是一句空话。他踏进采煤一线的那个狭小空间,从采掘工做起,进行开拓、采煤。后来,虽然担任了施工员和技术员,但他依旧坚持只有亲临现场,才能发掘关键性的问题。他选择了基层问题最多、生产最危险的地方,研究生产布局和施工工艺,查找生产症结,搜集更多的一手资料。
第一副重担
能在一片煤海中长袖善舞,更多还是缘于他内心深处的那份踏实。坚守与付出的同时,程洪良也收获了不菲的“财富”。
1990年,第一副“重担”落在了工作不久的程洪良肩上。当时正值矿井二水平延伸工程,牵扯到二水平各大生产系统,施工复杂,技术难度大,程洪良被委以新任——担任施工员。此时的他入矿仅仅7个月,要承担如此大的工程,既紧张刺激,又兴奋不已。
为了完成这个重任,程洪良几乎夜不能寐。他坚持每天去生产现场,收集近千个技术数据,反复研究40多张施工图纸,虚心听取工人师傅的建议。最终,工夫不负有心人,程洪良拿出了最佳的施工方案。在后来的施工监督过程中,责任心强的他,一天下井两次,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
经过两年的紧张施工,程洪良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水平延伸工程提前完成,经省级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工程一级品要求,保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接续。
光环的背后,甘苦自知。直到现在,程洪良还清晰地记得,工程评价结束的那一刻,他眼中闪烁的泪花。
技术创新的烙印
在程洪良矿业生涯数个关键节点的背后,都能看到“技术”的身影。
1993年,程洪良接过了又一个挑战。这是一项列入山东省煤炭局1994年度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的工程——井下进行煤仓施工改造,其难度可想而知。40多米深的煤仓,施工危险性大,就连经验丰富的老工人都感觉颇为棘手。
而此时的程洪良,依旧坚持在那条“技术路线”上探索。他进入煤仓内部进行详细的技术测量,运用双曲线斗仓断面收缩率等值,以及仓壁沿指数曲线变化的规律,将立式煤仓斗仓部分设计成双曲线型。
对此,专家鉴定的结果是,成功解决了圆锥型斗仓长期存在的堵仓难题,综合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为省内首创。
程洪良收获了他的第一个省级技术奖励——山东省煤炭局科技成果三等奖,这同时也扬起了他技术创新的风帆。
这个充满激情的人并不安于此,技术上的成功同时激发了他的创新热情。几年来,他先后进行了“缓倾斜厚煤层悬移支架放顶煤开采新工艺研究”、“厚煤层放顶煤区段煤柱参数的研究”、“采面坑透和CT成像技术”等70余项改革与科研项目研究。
程洪良为华宁的发展画上了一个美丽的惊叹号。企业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主要经济指标,平均每年以60%以上的速度稳步递增。增加矿井服务年限7到8年,他一个人每年为企业多创综合经济效益近千万元。
20年的华宁光阴,每一步都打上了技术创新的烙印,在程洪良的煤海篇章里熠熠生辉。
安全是天大的事
1995年,年仅28岁的程洪良走上了矿级领导岗位,这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儿成为华宁建矿以来最年轻的矿级干部。
此时正值两个根本性转变(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的节点,改革开放进入提速阶段,全国的企业开始不顾一切地突击式增长。
但华宁没有疯狂,作为一矿之长,程洪良清醒地知道,华宁矿业因煤而生,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用他的话说:“发展速度是其次。安全,是天大的事。”
对华宁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号脉”之后,程洪良给出的治本之策是:从源头下手,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程洪良提出的新目标。为此,他还开出了新的管理“药方”:“管理、科技、装备、培训”四轮齐驱,“人防、物防、技防”三防并重。在这一全新的管理蓝图之上,华宁创出了连续13年安全生产的历史最长周期。
程洪良正是凭着他对生产、对技术的深刻理解,为华宁的安全之路迈出了特别的一步。
诊断安全技术难题
传统的分层开采存在着安全隐患多、效率低等弊端,针对这一课题,程洪良又开始大展身手。
他引进了北京矿务局生产的XDY-1型悬移支架。经过两年的现场研究,探索出了一套适合企业实际,具有“高产、高效、安全、回采率高”特点的“放顶煤一次采全高新工艺”。一大“战役”完成后,程洪良为华宁每年增加了1000多万元的综合效益。
此后,程洪良又对企业进行了矿井提升系统改造和通风系统改造工程,矿井生产能力大大提高,原煤产量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81%,资源采出率提高了20%。
在华宁,程洪良的禀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他“诊断”了一批影响安全生产的技术难题,解决各类安全技术难题70余项,取得县级以上煤炭科技成果4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12项。
有着多年一线工作实践经验的程洪良,在2003年撰写了《关于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的若干思考》、《积极探索煤矿安全的治本之策》等长篇论文,还多次在各级工作会议上介绍了自己的经验与创作。那一年,他被国家人事部、安监局命名为第一批全国“注册安全工程师”。
与此同时,华宁矿业集团公司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走在了全国煤炭行业的前列。2005年,华宁在全国地方煤矿率先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华宁所属的保安煤矿连续5年被评为“山东省安全程度评价A级矿井”、“山东省安全质量标准化一级矿井”。
解决发展“瓶颈”
2001年,煤炭价格仿佛在一夜之间长上了翅膀,煤炭行业遇上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良机。
但在煤价井喷的岁月里,刚刚走上总经理岗位的程洪良,不得不面对眼前的一系列难题:矿井资源濒临枯竭,资金紧张。据有关地质资料显示,华宁产量的稳定期不足3年!
曾经的技术经验加上眼前的危机感,程洪良意识到,只有通过技术创新解放煤田,延长矿井寿命,才是确保矿井正常接续的关键所在。
针对矿井西翼250万吨煤炭水下压煤,程洪良决定与山东科技大学合作,开展“受奥灰水威胁的厚煤层带压开采研究”项目,解放受压煤田。经过反复研究,这一项目取得了重大突破:目前已经成功解放煤田100万吨,可成功解放煤炭储量250万吨,延长矿井寿命8~10年。
2001年,对于程洪良执掌的华宁矿业,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这一年,煤田开发权争取成功,第二年,探矿权争取成功,企业获得了2.2亿吨的煤炭储量。
行者本无疆
煤田争取成功后,公司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了地质普查和精查。勘探结果表明,资源总储量2.2亿吨,主采煤层平均厚度为5.1米。这意味着,华宁的新井建设有了充分的资源基础。
按常规建设速度,建设100万吨的矿井,一般要4至5年才能投产。为了保证生产正常接续,程洪良提出了全新的建设方针及建矿理念——将工期锁定在两年之内,争取建成基建投资最少、建设周期最短、施工效率最高、工程质量最优的现代化矿井。
在建设过程中,程洪良经过探索和研究,成功对原沙庄矿的废弃井筒、巷道进行了技术改造和修复利用,各项技术和安全性能完全达标。仅此一项就可以为新井节约近千万元,节省建设时间近10个月,还填补了国内矿井建设的空白。
在程洪良看来,建设新井只是新时期、新起点华宁“发展之路”的第一步。他认为,在大力发展煤炭主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非煤产业,才能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程洪良的目标是将华宁做大做强,所以他将招商引资放在重中之重。他和他的华宁积极向煤炭深加工领域进军,发展煤电、煤化工等关联产业,延长煤炭产业链条。现在已逐步形成了以煤炭为龙头,以非煤矿山开发、机械制造为两翼,多业相互支撑,相互补充,齐头并进的现代化产业格局,实践着它的“发展之路”。
行者本无疆。与“黑金”相伴20年之后的行者程洪良,和他已经更换了 “超级引擎”的华宁矿业,将动力无限,一路驰骋,没有终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