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777|回复: 1

“盱眙”词源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25 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引 言
  淮安市位于苏北平原中心地域,是江苏省省辖市,也是一代伟人周恩来的故乡和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境内平原广袤,山清水秀,资源丰富,古有“淮上江南”,“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而其中淮安市的盱眙县,不但山川锦绣、物产丰富、气候宜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下面将对“盱眙”这个地名进行溯源。
  二、“盱眙”一词考
  江苏省盱眙县,位于淮安市西南部,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盱眙地处淮河南北要冲,境内冈峦起伏,形势险要,向为兵家必争。特别是历史上南北分裂时,因淮河“南必得而后进取有资,北必得而后饷运无阻”之故,盱眙的战略地位显得更为重要。历史上这里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比较突出的有:秦末项梁、项羽、刘邦等共立熊心为楚怀王,建都盱眙。盱眙(xūyí),读作“须宜”,简称盱。在省境西部,北滨洪泽湖,东南、南、西南与安徽省接界。盱眙建县于秦,秦置盱台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
  “盱眙”一词的来源也有多种说法,本文认为它来源于山名。
  1.名称的由来
  盱眙得名缘由共有三种说法。
  明万历《帝里盱眙县志》载:“盱眙,山名也,盖秦命县之始。按《说文解字》:张目曰盱,举目曰眙,名山之义本于此乎?后人云郡在山下,可以眺远,因是以得名云。”此其一。这种说法,主要来自南宋以前的《盱眙图经》,以后不过是人云亦云罢了。
  清同治《盱眙县志》载:“盱眙,以山名。”此其二。
  俞正燮《书盱眙县志后》:盱眙字义为张目直视。盱眙乃单字还音,谓义取登山直望者非也。盱眙乃古善道。《谷梁传》注云:善道,吴谓之伊缓。今按,吴言自有本义的音。盱眙地自言善为宜,稻为禾,然则吴名宜禾,中土闻之为伊缓,又译之为善稻,又还音为善道,而伊缓又为缓伊,缓伊又为盱眙。此其三。
  相对而言,第二种说法较为可信。理由是:盱眙西南部多山,县城东北诸山的高度在60米左右,矗立在淮河中下游平原,盱眙故治就设在沿淮的圣人山、甘泉山一带,故以山命名比较可信。同时,盱眙历代旧志对县名来历虽有字义命名的记载,但都是和山连在一起的,前提还是以山命名。
  盱眙开始建县时,写的是“盱台”,而不是“盱眙”。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台,说也。”段注:“台,说者,今之怡悦字。”“盱台”是“张目喜悦”的意思。
  关于“盱台”何时改写为“盱眙”,历史上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西汉时写为“盱眙”,东汉时为“盱台”,西晋以后一直写作“盱眙”。其根据是:《汉书·地理志》临淮郡条目下有属县“盱眙”;《续汉书·郡国志》下邳国条目下有属县“盱台”,西晋以后各史均写作“盱眙”。
  另一种说法,罗福颐遗作《封泥证史录举隅》一文中记载:“盱台”改写成“盱眙”是从西晋开始的。其理由是:《汉书·地理志》虽然写成“盱眙”,但《史记·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和《汉书·王子侯表》均写为“盱台”,这就是西汉武帝元朔元年封江都易王子刘象之(表作蒙之)为“盱台侯”。
  2.名称的演变
  建县前春秋时期名善道,属吴国,战国时代为楚地。秦置盱台县。西汉改名盱眙县。东汉复名盱台县。三国废。西晋复置,仍名盱眙县。王莽时改名武匡。东汉复名盱台。西晋复改盱眙。
  据考,西汉武帝元朔(前128~前123)之前,“盱台”并没有改写成“盱眙”,至西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置临淮郡时,始将“盱台”写成“盱眙”。这是因为,《汉书》在元狩以后关于盱眙的记载,不仅地理志写成“盱眙”,表、传上也写成“盱眙”。如《景十三王传》在江都易王非的传中也有“平帝时,新都侯王莽秉政,兴灭继绝,立建弟盱眙侯子宫为广陵王(应为广世王),奉易王后,莽篡国绝”的记载。两相对照,可以印证。
  新莽时期(公元9~22年),“盱眙”改名为“武匡”。东汉时,废除“武匡”,盱眙恢复原名。但此时恢复的不是“盱眙”,而是原来的“盱台”,在《续汉书·郡国志》下邳国条目下已有“盱台”的记载。三国时期,盱眙属魏国,后为弃地。据《三国郡县表》记载,这一时期,盱眙仍写作“盱台”。www.shuoshisheng.net
  3.和“都梁”的关系
  盱眙从隋代开始别称“都梁”。“都梁”虽然没有作为正式县名,但影响十分深远,历代以“都梁”命名的事物很多,如隋代有都梁宫、都梁亭等;唐代有都梁城、都梁山仓;宋代有都梁十景、都梁学宫等;明代有都梁乡,明太祖朱元璋封其侄儿为“都梁王”;清代有都梁城隍庙、《都梁治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仍有以“都梁”命名的。如都梁书画社、都梁饭店等。
  盱眙为什么别称“都梁”?据考,该名与隋炀帝建都梁宫有关。隋大业元年(605),炀帝幸江都,从长安到扬州建离宫42所,其中有一所就建在今盱城镇,名曰“都梁宫”。都梁宫的规模相当大。正由于这样,“都梁”之名也就比较显耀了。明万历《帝里盱眙县志》云:“自隋炀帝巡游经此,筑都梁之宫,或本山名以连宫,是后遂以都梁名郡焉。” 盱眙别称“都梁”,虽与都梁宫密切相关,但“都梁”之渊源却不是都梁宫,而是境内的都梁山。据考证,今盱城镇包括第一山在内的诸山,宋代称南山,隋唐时称都梁山。山上盛产都梁香草。都梁香草在盱眙历史上负有盛名,但却早已灭绝。1978年,国营三河农场在境内发现并加以培植,获得成功,从而使都梁香草在盱眙再现。
发表于 2012-10-26 0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顶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11-17 21:4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