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过节,亲朋相见,全家团聚,免不了要喝酒。但与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东西一样,酒也是有利必有弊,它是一把双刃剑。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酒,天之美禄也,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疾动火……若夫沉缅无度,醉以为常者,轻则致疾败行,甚则丧邦亡家而陨躯命,其害可胜言哉?”清代著名学者顾炎武也在《日知录》中提出:“水为地险,酒为人险。酒之祸,烈与火。”节量少饮,既可养生保健,又是一种享受,但如果滥饮超度,就可能劳心耗血,损胃铄精,甚至惹是生非,伤身折寿。在此我们提醒朋友们,饮酒注意健康,莫忘节制,不犯忌讳。
一、忌饮酒超量 酒之利与弊之间的分水岭就在于一个度,兴利除弊,让酒只发挥利的一面,关键是要保持饮酒适量。医学专家建议,每人每星期摄取的酒精单位应该有一个上限,即男士和女士分别不超过21及14个酒精单位,平均算下来,男士每天的酒精摄取量不应超过3个单位,女士不超过2个单位;此外,每星期要保证至少两天不喝酒。酒精单位计算公式:酒瓶上标示的酒精浓度(只取数字)×所喝的分量(以L计)=酒精单位(约数)。例如,一听5%酒精浓度的330 ml啤酒,大约有5×0.33=1.65个酒精单位;一瓶12%酒精浓度的750 ml红酒,大概有12×0.75=9个酒精单位。由此可知,喝酒最好选择低度酒,一天之内喝两听半啤酒,或2/5瓶红酒,就是每天酒精单位的摄取上限。
二、忌空腹饮酒 空腹饮酒即使酒量不多,对人体也是十分有害的。酒在胃内停留的时间很短,其中80%的酒精由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的由胃吸收,90 min的吸收量可达90%以上。饮酒5 min后,血液里就有了酒精,当100 ml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0~400 mg时,就会产生明显的中毒症状;400~500 mg时就会引起大脑深度麻醉甚至死亡。所以,空腹饮酒对人体的危害极大。而且人体在空腹时,酒精便会直接刺激胃壁而引起胃炎,重者可能导致吐血,时间长了还会引起胃溃疡。因此,在饮酒前最好先吃些东西,或者是边吃边饮。食物既可使胃内酒精浓度降低,又能延长酒在胃内停留的时间(胃酸延缓酒的吸收)。
三、忌无菜下酒 在无菜情况下饮酒,酒精会迅速被吸收入体内,从而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一般认为,糖有一定的护肝功能,故下酒菜应选择一些含糖菜肴,如糖酥鱼、糖炒花生米及糖拌番茄等。酒精可增加体内蛋白质耗损,故也要进食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菜肴。醋可与酒发生化学反应,帮助酒精解毒,因而可选择一些加醋的凉拌小菜和糖醋排骨等,以助解酒。
四、忌情绪不好时饮酒 人在发怒时,肝气上逆,头脑发昏,若再饮酒,如火上浇油,更易失控,以致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而人在情绪低落时,机体内各个系统的功能都处于低下状态,如再借酒浇愁,那对身体的危害就是雪上加霜。因为这时,机体内部对酒精的解毒功能已经减弱,尤其是在精神刺激过大,忧愁苦闷难以排遣的时候,还从“一醉解千忧”的心情出发,低着头喝闷酒,等于慢性自杀。
五、忌喝混合酒 因为各种酒成分、含量不同,互相混杂会起变化,还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有害成分,使人饮后不舒适,甚至头痛、易醉。
六、忌烟酒同用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吸烟同时饮酒对人体的危害加剧,这是烟草和酒精协同作用的结果。酒精是烟草中致癌毒物很好的溶剂,烟草中的毒物可以很快溶解于酒精中,随酒精进入身体。由于酒精具有扩张血管和加速血液循环的作用,因此烟草毒物可以迅速随血液抵达人体各部位。由于进入人体内的烟草毒物需要靠肝脏来解毒,可是酒精却在直接破坏着肝脏的解毒功能,于是人体受烟草中有毒物质的危害就更大更深了。这种情况下极易使人致病,尤其容易导致中风、冠心病发作等致命性疾病的发生。因此,餐桌上的“烟酒不分家”是十分有害的。
七、忌与咖啡同饮 酒精能毒害人体的一切细胞。而咖啡的主要成分咖啡因,适当的饮用,具有兴奋、健胃的作用,过量同样可造成中毒。如果酒精与咖啡同饮,犹如火上浇油,加重对大脑的伤害,并刺激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增加心血管负担,造成的危害超过单纯喝酒的许多倍。
八、忌饮酒取暖 酒里的酒精被身体吸收以后,能刺激身体表面的血管使其扩张,使内脏的血液也流到身体表面向外发散热量,使人身上暂时感到热乎乎的。但喝酒后扩张的血管不能灵敏地收缩变细而防止血液向外散发热量,于是身体的热量丢失过多,以致先热后冷。
九、忌酒后洗澡 人饮酒后体内贮存的葡萄糖在洗澡时会被体力活动消耗掉,引起血糖含量减少,体温急剧下降,而酒精抑制了肝脏正常的活动,阻碍体内葡萄糖贮存的恢复,以致危及生命,引起死亡。
十、忌浓茶解酒 自古以来,不少饮酒之人喜欢酒后喝茶,以为喝茶可以解酒。其实不然,酒后喝茶对身体极为有害。李时珍曾说过:“酒后饮茶,伤肾脏,腰脚重坠,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消渴挛痛之疾。”现代科学也证实了酒后饮茶对肾脏有损害。酒精与浓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二为一,更增加了对心脏的刺激。另外,酒精大部分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之后再变成乙酸,并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脏排出体外。而浓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地对肾脏发挥利尿作用,使尚未分解的乙酸过早地进入肾脏,从而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十一、忌饮酒催眠 科学证明,夜晚借助饮酒而入睡者,其睡眠常处于朦胧状态,还会出现呼吸不畅、鼾声加重及呼吸暂停等异常现象。特别是心肺疾病患者,入睡前饮酒,有引起心脏性猝死和发生呼吸骤停的危险。
十二、患感冒者少饮酒 患有感冒喝酒,不但治不了病,反而会使感冒更加严重。原因是患感冒的人,多半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偏高,也就是俗称的发烧。医生必然给一些退烧药服用,一般多是扑热息痛。如果一旦饮用了白酒、烈性酒,两者产生的代谢物对肝脏将产生严重损害,直到完全坏死。
十三、患肝病者忌饮酒 急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病伴有糖尿病的人是绝对禁止喝酒的,包括啤酒。至于肝炎恢复期和慢性迁延性肝炎,在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情况下,酌量喝点啤酒是可以的。因为啤酒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的作用,同时啤酒里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B族维生素,因此适量饮啤酒对改善慢性肝病患者的食欲与营养状况有益。但一般1 d不要超过0.5 L。
十四、忌服药期间饮酒 传统医学认为,在服用某些药期间饮酒是有助于药性发挥的。可是有上百种西药却与酒“大唱反调”,可以增加毒性副作用,会引起各种不良反应,甚至休克乃至危及生命。如酒后服痢特灵、优降灵等药,就会出现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反应;酒后服镇静药、催眠药、抗癫痫药、抗过敏药、降压药等,一方面可增加对大脑的抑制效应,另一方面又使药力徒增,超过人体正常耐受量,致使发生危险;服用胰岛素、降糖灵或甲苯磺丁脲等药物后饮酒,会使药物作用加剧,产生严重的低血糖;若服阿斯匹林后饮酒,则加重药物对胃的刺激,甚至引起大便出血。特别是年老体弱患有心、肝、肾疾病的人更应避免酒后服药。因此,除医生特指的药物以外,服药期间应禁酒。转自:http://www.tosedu.com/
十四、饮酒不宜看电视 饮酒有害眼睛,能使视神经萎缩,严重的甚至可导致失明。看电视可使视力衰退,如二者同时进行,等于火上浇油,并加重对视力的损伤。因此,饮酒后切勿急于看电视,老年人尤应注意。
十五、酒醉后不宜同房 由于酒醉,男性的睾丸受到酒精的损害,雄性激素的分泌大为减少,因此酒醉后勉强同房,有害于身体健康。同时,如酗酒后同房生育的子女,其体质量有可能较正常时怀孕要轻。据美国医学家的研究观察,妻子受孕前1个月内经常酗酒者,其所生子女比偶然饮酒者所生子女的体质量平均要少181 g。另外据英国伦敦皇家医院的研究报告,酗酒者生育儿子的机会也要比一般人少6%~10%。
此外,饮酒后不能进行爬高等活动,更不能驾车,以免发生危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