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362|回复: 1

止血方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8-29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止血方法
      出血量与出血速度因损伤程度的不同而异,所以采用的止血方法也不同。常用的止血方法简单地说就是压、包、塞、捆。
      (1)压
      当看见伤口流血,最常做的急救动作就是用手按住出血区,这就是压迫止血法。压迫止血法分两种:
      1)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血区,都能有效止血。
      2)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的邻近骨头上,阻断血运来源,以达到止血目的。找压迫点时要用食指或无名指,不要用拇指,因为拇指中央有粗大的动脉,容易造成误判断。当找到动脉压迫点后,再换拇指按压或几个指头同时按压。指压止血法虽然操作容易,但不经过系统培训,很难达到止血目的。
      指压止血法常用于急救处理较急剧的动脉出血。手头一时无包扎材料和止血带时,或运送途中放止血带的间隔时间,可用此法。
      常用压迫止血点:
      ①头面部
      压迫颞动脉——手指压在耳前下颌关节处,可止同侧上额、颞部及前头部出血。
      压迫颌外动脉—一手固定头部,另一手拇指压在下颌角前下方2~3处,可止同侧脸下部及口腔出血。
      压迫颈动脉——将同侧胸锁乳突肌中段前缘的颈动脉压至颈椎横突上,可止同侧头颈部、咽部等较广泛出血。
      注意不能压迫时间太长,更不能二侧同时压迫,引起严重脑缺血,更不要因匆忙而将气管压住,引起呼吸受阻。
      ②肩部和上肢出血
      压迫锁骨下动脉——在锁骨上窝内1/3处按到动脉搏动后,将其压在第一肋骨上,可止肩部、腋部及上肢出血。
      压迫肱动脉——在肱二头肌沟骨触到搏动后,将其压在肱骨上,可止来自上肢下端前臂,手部的出血。
      ③下肢出血:
      压迫股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处,将其用力压在股骨上,可上下肢出血。
      (2)布包
      无论什么样的出血,最终都要用包扎来解决。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纱布容易粘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3)塞
      用于腋窝、肩、口鼻、宫腔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所以,除非必需,尽量不采用此法。
      (4)捆
      四肢较大的动脉出血时,用止血带止血。可以用作为止血带的材料包括橡胶带、三角巾、有弹性的棉织品如宽布条、毛巾等材料,不可要用铁丝、电线、尼龙绳、麻绳等作为止血带。用止血带时,首先在创口以上的部位用毛巾或绷带缠绕在皮肤上,再将止血带拉长,紧紧缠绕在缠有毛巾或绷带的肢体上。止血带不应缠得太松或过紧,以血液不再流出为度。
      上止血带时,上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上臂上1/3段,禁止扎在上臂中段,避免短时间内损伤神经而导致残疾;下肢出血,止血带应扎在大腿上段。尽量不在小腿、前臂上止血带,因为小腿、前臂都由两根骨头组成,无法捆扎夹在两根骨头中间较深的动脉。手部出血,压迫尺、桡动脉。上肢出血,压迫肱动脉。手指出血,压两侧。
      上止血带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上止血带前,先要用毛巾或其他布片、棉絮作垫,止血带不要直接扎在皮肤上;紧急时,可将裤脚或袖口卷起,止血带扎在其上。
      2)结扎时间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因此要每隔1h(上肢或下肢)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寒冷季节时应每隔30min放松一次。结扎部位超过2h者,应更换比原来较高位置结扎。
      3)做好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交代给接替人员。
      通常止血带用于手术室,对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潜在的不良作用包括暂时的或持续的对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引起全身性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心律失常、休克、肢体毁损,甚至死亡。并发症与止血带的压迫力量过大和持续时间过长密切相关,因此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非医务人员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

发表于 2013-8-29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4-6-24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