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1755|回复: 9

对员工安全行为及安全心理的探讨与分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10 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随着煤矿工艺、设备水平的提高,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但有些矿井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不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是由于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因此,加强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一直在我国煤  矿安全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确保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隐患可以控制,说的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安全意识和安全价值观”变成人人共有的工作标准和生活习惯,作为企业职工的一种本能,在思考任何问题、从事任何工作之前,都要想到安全,都要做到安全,这是因为,企业安全管理、风险管理、隐患控制、理念培养和养成、安全文化的研究范畴将涉及到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危机与风险管理、安全工程等众多学科领域,因而需要全方位控制,这样才能实现安全发展的目标。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及心理导致的事故是多样的,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对 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的调查中得出结论:只有2%的事故是不可预防的,而占总数98%的事故是通过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可以加以预防的。 所有事故的发生,是长久不安全行为隐患积累的结果,一旦事故突发,只能险象环生,惊天动地,在事故分析和总结时简单的“三违行为”“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字眼掩盖了事故发生的最终根源,为什么员工会发生三违行为、为什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有些事故会重复发生、为什么管理者监管不力等等,值得我们探讨与分析。
          员工不安全行为模式及主要表现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另一类是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员工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是根本不同的。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员工在预知其行动违反了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或行为规范的前提下作出的,是其有意识选择的结果,它的发生主要受员工决策心理相关因素的影响;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员工在没有预知其行为违反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或行为规范的前提下作出的,不是其有意选择的结果,它的发生则更多地受员工的认知、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煤矿员工的习惯性违规行为或工作失误属于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而煤矿员工明知危险却依然从事的行为则属于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
          堕性心理 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一,著名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尔的X理论假设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堕性是先天的,勤奋是后天的,需要漫长的培养和教育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接受后天教育越多的人越勤奋,接受教育越少的人原始堕性越明显。
          自私心理 著名经济学家斯密的理论理论源点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是人的本能要求,是人的天性。因此,从逻辑上说,自私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并不是很坏,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人类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私与自私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自私心理无疑是具有破坏性的。精神分析创始人费洛伊德认为:在本质上,一个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它按照快乐的原则操作,不顾后果,寻求即刻的满足。这就是所谓行为规律中的“本我律”。实际上就是自私心理在个体行为中的表现。很显然,人的本性中的这种丑陋无需掩饰,人人都有。但是人们在行动中并非时时暴露,而是当教化不足、自制力较低、特别是在诸如黑暗井下工作环境,失去社会监视或单人操作,失去群体监督的情况下,常常得以暴露出来,在事故分析中,我们可以把员工的违章与其本人追求的快乐原则相联系。
          侥幸心理 这是许多员工存在的一种主要心态。由于偶尔行为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有时个别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侥幸没有发生事故;有时发生事故幸好自己没在现场;有的员工偶尔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没有被发现和处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试验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违章,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长久侥幸心理积累的结果,最终必将酿成苦果。
          无所谓心理 通常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对自己无所谓,心不在焉,满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对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安全这根弦。无所谓心理掩盖了安全的重要性,会使人判断失误,有这种心理的人常常是事故的多发者,最终酿成大错。
          从众心理 别人怎么干我就跟着干,随波逐流,不愿意劳心费力地另辟溪径。科学家曾进行过有趣的毛毛虫试验:在一个封闭的玻璃器皿内的顶端放了一些食物,然后放进一群毛毛虫,结果毛毛虫排成一队总是按照第一个虫子的轨迹爬行,周而复始,最终因未找到食物而全部饿死。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只毛毛虫不去从众,而是另辟溪径,就可能找到食物,从而救活这个群体,这就是所谓的毛毛虫现象。调查发现,许多员工违章操作都是看见别人这么干,自己也就从众,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氛围。
          麻痹心理 部分员工认为自己年龄大,有经验,凭着这份经验与自信,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上班低头做事,下班喝酒睡觉,在安全制度面前无所谓,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当成耳边风,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久而久之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自以为绝对安全,思想麻痹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对策
          及时、足量的安全投入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最基本的保障。从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来看,安全资金不到位,安全投入欠帐多,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安全培训欠缺,安全教育不足等,已成为威胁安全生产的一大祸害。一般人认为,安全投资单纯指直接的资金投入,其实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直接用于解决物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为主,提高物质安全的资金投入。二是用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解决人的问题为主的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的投入,如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活动的投入。企业员工劳动防护用品与保健用品、安全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投入皆构成了企业安全投入、投资。这些安全投入有利于安全生产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步的发展。
          抓好职工安全心理教育,要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入手。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把搞好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培育职工的道德意识、遵章守纪意识和主人翁意识。2、抓机制—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要建立职业道德建设目标体系,定期召开会议,对职业道德建设做出安排部署,提出目标,考核办法,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形成从上到下层层抓,层层建立职业道德建设目标保障体系。3、抓载体—增强职业道德建设效果。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为什么会违章”、“怎样避免习惯性违章”、“怎样规避风险”等专题讨论活动,引导职工从自我做起,查找原因,修正错误,保障安全。在此基础上,坚持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学习,在全体职工心目中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让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树立起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坚持四个经常—就是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经常性的考核;经常性的分析、总结、讲评,真正把口头上讲安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抓安全,确保安全工作不走形式,扎实有效。
          重视员工的心理分析,对于因势利导抓好安全教育,避免事故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员工由于其年龄、文化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诸方面不同,都有自己的个性,并经常表现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使每个人的安全行为表现出独特的一面。员工情绪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也较大。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某个时间段内,因家庭关系、人际社会关系、个人的欲求、身体的健康状况等影响,情绪都会产生强烈波动。同时,要解决员工在安全行为、安全心理方面存在的认知障碍,也就是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对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的经验主义,不按措施和规程来作业,造成严重的后果。其次是技术业务障碍,有的员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又不注重学习,随着高科技设备的不断更新,无形之中,自身能力已不符合岗位所需。在面对新设施、新技术时,无从下手或盲目作业,造成安全事故。
          思想支配行动。员工安全工作应将员工安全思想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灵魂深处引起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从心理上创造安全意识。一是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把一些通俗易懂、易记易背的安全嘱语、警语、安全行为规范等,提炼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安全理念群,并通过视觉冲击、理念解析、理念践行等手段,把所倡导的安全理念不断渗透到员工的灵魂里,根植于脑海里,形成全体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守的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规范。
          抓好员工安全心理的分析,要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它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一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物质文化。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文化,诸如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厂容厂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二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行为文化。它包括全体职工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职工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三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观念文化。它是一个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安全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指导行动。没有安全观念的人就没有安全忧患意识,就会遭受事故的袭击。比如,有的把安全检查看成是对自己过不去,挑毛病,找茬子,没有把遵守规章制度看成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殊不知,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必然会导致事故发生,所追求的效益都将成为泡影。安全观念更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只有时刻想着安全,工作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牢记安全观念,才能营造安定和谐的氛围。安全文化建设能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提升个人现代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能在企业内部建立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安全第一”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借助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引导员工自律,同时使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从而促进员工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构建本质安全的思想基础。

发表于 2013-10-1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终于有人能在这里发出这样的观点了,我没有打击别的人的意思奥。
我觉得,像这样的观点,太少太少。真应该多出现。
你的看法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哇哈哈
发表于 2013-10-1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随着煤矿工艺、设备水平的提高,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但有些矿井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不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是由于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因此,加强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一直在我国煤  矿安全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确保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隐患可以控制,说的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安全意识和安全价值观”变成人人共有的工作标准和生活习惯,作为企业职工的一种本能,在思考任何问题、从事任何工作之前,都要想到安全,都要做到安全,这是因为,企业安全管理、风险管理、隐患控制、理念培养和养成、安全文化的研究范畴将涉及到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危机与风险管理、安全工程等众多学科领域,因而需要全方位控制,这样才能实现安全发展的目标。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及心理导致的事故是多样的,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对 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的调查中得出结论:只有2%的事故是不可预防的,而占总数98%的事故是通过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可以加以预防的。 所有事故的发生,是长久不安全行为隐患积累的结果,一旦事故突发,只能险象环生,惊天动地,在事故分析和总结时简单的“三违行为”“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字眼掩盖了事故发生的最终根源,为什么员工会发生三违行为、为什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有些事故会重复发生、为什么管理者监管不力等等,值得我们探讨与分析。
          员工不安全行为模式及主要表现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另一类是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员工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是根本不同的。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员工在预知其行动违反了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或行为规范的前提下作出的,是其有意识选择的结果,它的发生主要受员工决策心理相关因素的影响;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员工在没有预知其行为违反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或行为规范的前提下作出的,不是其有意选择的结果,它的发生则更多地受员工的认知、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煤矿员工的习惯性违规行为或工作失误属于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而煤矿员工明知危险却依然从事的行为则属于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
          堕性心理 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一,著名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尔的X理论假设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堕性是先天的,勤奋是后天的,需要漫长的培养和教育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接受后天教育越多的人越勤奋,接受教育越少的人原始堕性越明显。
          自私心理 著名经济学家斯密的理论理论源点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是人的本能要求,是人的天性。因此,从逻辑上说,自私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并不是很坏,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人类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私与自私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自私心理无疑是具有破坏性的。精神分析创始人费洛伊德认为:在本质上,一个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它按照快乐的原则操作,不顾后果,寻求即刻的满足。这就是所谓行为规律中的“本我律”。实际上就是自私心理在个体行为中的表现。很显然,人的本性中的这种丑陋无需掩饰,人人都有。但是人们在行动中并非时时暴露,而是当教化不足、自制力较低、特别是在诸如黑暗井下工作环境,失去社会监视或单人操作,失去群体监督的情况下,常常得以暴露出来,在事故分析中,我们可以把员工的违章与其本人追求的快乐原则相联系。
          侥幸心理 这是许多员工存在的一种主要心态。由于偶尔行为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有时个别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侥幸没有发生事故;有时发生事故幸好自己没在现场;有的员工偶尔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没有被发现和处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试验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违章,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长久侥幸心理积累的结果,最终必将酿成苦果。
          无所谓心理 通常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对自己无所谓,心不在焉,满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对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安全这根弦。无所谓心理掩盖了安全的重要性,会使人判断失误,有这种心理的人常常是事故的多发者,最终酿成大错。
          从众心理 别人怎么干我就跟着干,随波逐流,不愿意劳心费力地另辟溪径。科学家曾进行过有趣的毛毛虫试验:在一个封闭的玻璃器皿内的顶端放了一些食物,然后放进一群毛毛虫,结果毛毛虫排成一队总是按照第一个虫子的轨迹爬行,周而复始,最终因未找到食物而全部饿死。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只毛毛虫不去从众,而是另辟溪径,就可能找到食物,从而救活这个群体,这就是所谓的毛毛虫现象。调查发现,许多员工违章操作都是看见别人这么干,自己也就从众,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氛围。
          麻痹心理 部分员工认为自己年龄大,有经验,凭着这份经验与自信,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上班低头做事,下班喝酒睡觉,在安全制度面前无所谓,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当成耳边风,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久而久之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自以为绝对安全,思想麻痹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对策
          及时、足量的安全投入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最基本的保障。从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来看,安全资金不到位,安全投入欠帐多,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安全培训欠缺,安全教育不足等,已成为威胁安全生产的一大祸害。一般人认为,安全投资单纯指直接的资金投入,其实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直接用于解决物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为主,提高物质安全的资金投入。二是用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解决人的问题为主的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的投入,如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活动的投入。企业员工劳动防护用品与保健用品、安全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投入皆构成了企业安全投入、投资。这些安全投入有利于安全生产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步的发展。
          抓好职工安全心理教育,要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入手。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把搞好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培育职工的道德意识、遵章守纪意识和主人翁意识。2、抓机制—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要建立职业道德建设目标体系,定期召开会议,对职业道德建设做出安排部署,提出目标,考核办法,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形成从上到下层层抓,层层建立职业道德建设目标保障体系。3、抓载体—增强职业道德建设效果。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为什么会违章”、“怎样避免习惯性违章”、“怎样规避风险”等专题讨论活动,引导职工从自我做起,查找原因,修正错误,保障安全。在此基础上,坚持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学习,在全体职工心目中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让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树立起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坚持四个经常—就是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经常性的考核;经常性的分析、总结、讲评,真正把口头上讲安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抓安全,确保安全工作不走形式,扎实有效。
          重视员工的心理分析,对于因势利导抓好安全教育,避免事故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员工由于其年龄、文化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诸方面不同,都有自己的个性,并经常表现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使每个人的安全行为表现出独特的一面。员工情绪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也较大。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某个时间段内,因家庭关系、人际社会关系、个人的欲求、身体的健康状况等影响,情绪都会产生强烈波动。同时,要解决员工在安全行为、安全心理方面存在的认知障碍,也就是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对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的经验主义,不按措施和规程来作业,造成严重的后果。其次是技术业务障碍,有的员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又不注重学习,随着高科技设备的不断更新,无形之中,自身能力已不符合岗位所需。在面对新设施、新技术时,无从下手或盲目作业,造成安全事故。
          思想支配行动。员工安全工作应将员工安全思想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灵魂深处引起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从心理上创造安全意识。一是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把一些通俗易懂、易记易背的安全嘱语、警语、安全行为规范等,提炼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安全理念群,并通过视觉冲击、理念解析、理念践行等手段,把所倡导的安全理念不断渗透到员工的灵魂里,根植于脑海里,形成全体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守的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规范。
          抓好员工安全心理的分析,要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它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一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物质文化。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文化,诸如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厂容厂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二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行为文化。它包括全体职工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职工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三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观念文化。它是一个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安全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指导行动。没有安全观念的人就没有安全忧患意识,就会遭受事故的袭击。比如,有的把安全检查看成是对自己过不去,挑毛病,找茬子,没有把遵守规章制度看成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殊不知,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必然会导致事故发生,所追求的效益都将成为泡影。安全观念更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只有时刻想着安全,工作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牢记安全观念,才能营造安定和谐的氛围。安全文化建设能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提升个人现代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能在企业内部建立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安全第一”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借助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引导员工自律,同时使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从而促进员工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构建本质安全的思想基础。
发表于 2013-10-10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随着煤矿工艺、设备水平的提高,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率大幅度降低,但有些矿井仍然存在着一些客观和主观方面的安全隐患,不时会发生一些安全事故,这是由于职工的不安全行为所致。因此,加强对煤矿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管理一直在我国煤  矿安全管理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确保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所在。          隐患可以控制,说的是企业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进行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安全意识和安全价值观”变成人人共有的工作标准和生活习惯,作为企业职工的一种本能,在思考任何问题、从事任何工作之前,都要想到安全,都要做到安全,这是因为,企业安全管理、风险管理、隐患控制、理念培养和养成、安全文化的研究范畴将涉及到组织行为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危机与风险管理、安全工程等众多学科领域,因而需要全方位控制,这样才能实现安全发展的目标。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及心理导致的事故是多样的,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在对 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的调查中得出结论:只有2%的事故是不可预防的,而占总数98%的事故是通过人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行为可以加以预防的。 所有事故的发生,是长久不安全行为隐患积累的结果,一旦事故突发,只能险象环生,惊天动地,在事故分析和总结时简单的“三违行为”“管理不到位”“责任心不强”等字眼掩盖了事故发生的最终根源,为什么员工会发生三违行为、为什么责任心不强、为什么有些事故会重复发生、为什么管理者监管不力等等,值得我们探讨与分析。
          员工不安全行为模式及主要表现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另一类是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员工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是根本不同的。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员工在预知其行动违反了相关的安全管理规定或行为规范的前提下作出的,是其有意识选择的结果,它的发生主要受员工决策心理相关因素的影响;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是员工在没有预知其行为违反相关安全管理规定或行为规范的前提下作出的,不是其有意选择的结果,它的发生则更多地受员工的认知、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煤矿员工的习惯性违规行为或工作失误属于无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而煤矿员工明知危险却依然从事的行为则属于有意作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为:
          堕性心理 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一,著名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尔的X理论假设就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堕性是先天的,勤奋是后天的,需要漫长的培养和教育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理解,接受后天教育越多的人越勤奋,接受教育越少的人原始堕性越明显。
          自私心理 著名经济学家斯密的理论理论源点就是:追求个人利益,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是人的本能要求,是人的天性。因此,从逻辑上说,自私是一个中性词,它本身并不是很坏,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人类的发展和进步。但是人类追求个人利益的自私与自私心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自私心理无疑是具有破坏性的。精神分析创始人费洛伊德认为:在本质上,一个人只追求自己的利益和目标,它按照快乐的原则操作,不顾后果,寻求即刻的满足。这就是所谓行为规律中的“本我律”。实际上就是自私心理在个体行为中的表现。很显然,人的本性中的这种丑陋无需掩饰,人人都有。但是人们在行动中并非时时暴露,而是当教化不足、自制力较低、特别是在诸如黑暗井下工作环境,失去社会监视或单人操作,失去群体监督的情况下,常常得以暴露出来,在事故分析中,我们可以把员工的违章与其本人追求的快乐原则相联系。
          侥幸心理 这是许多员工存在的一种主要心态。由于偶尔行为没有被发现或没有造成后果。有时个别管理人员违章指挥侥幸没有发生事故;有时发生事故幸好自己没在现场;有的员工偶尔违反劳动纪律迟到早退没有被发现和处理。侥幸心理经过多次试验会演变为习惯心理和自信心理,使投机行为演变为习惯性违章,所有事故的发生,都是长久侥幸心理积累的结果,最终必将酿成苦果。
          无所谓心理 通常表现为遵章或违章对自己无所谓,心不在焉,满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的存在,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对重要性危害性认识不足,因为在他们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安全这根弦。无所谓心理掩盖了安全的重要性,会使人判断失误,有这种心理的人常常是事故的多发者,最终酿成大错。
          从众心理 别人怎么干我就跟着干,随波逐流,不愿意劳心费力地另辟溪径。科学家曾进行过有趣的毛毛虫试验:在一个封闭的玻璃器皿内的顶端放了一些食物,然后放进一群毛毛虫,结果毛毛虫排成一队总是按照第一个虫子的轨迹爬行,周而复始,最终因未找到食物而全部饿死。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有一只毛毛虫不去从众,而是另辟溪径,就可能找到食物,从而救活这个群体,这就是所谓的毛毛虫现象。调查发现,许多员工违章操作都是看见别人这么干,自己也就从众,久而久之就成为一种氛围。
          麻痹心理 部分员工认为自己年龄大,有经验,凭着这份经验与自信,自以为是,我行我素,上班低头做事,下班喝酒睡觉,在安全制度面前无所谓,在领导面前不在乎,把领导和安全管理人员的要求当成耳边风,把安全监督视为找麻烦,久而久之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自以为绝对安全,思想麻痹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对策
          及时、足量的安全投入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最基本的保障。从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来看,安全资金不到位,安全投入欠帐多,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安全培训欠缺,安全教育不足等,已成为威胁安全生产的一大祸害。一般人认为,安全投资单纯指直接的资金投入,其实应包括两大方面:一是直接用于解决物的不安全因素(事故隐患),改善劳动环境和条件为主,提高物质安全的资金投入。二是用于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以解决人的问题为主的人力资源、人员素质的投入,如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安全活动的投入。企业员工劳动防护用品与保健用品、安全课题研究、技术攻关等投入皆构成了企业安全投入、投资。这些安全投入有利于安全生产系统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也保障了企业经济效益持续稳步的发展。
          抓好职工安全心理教育,要从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入手。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过程中,应始终把搞好职业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利用各种有效形式,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主要目的是培育职工的道德意识、遵章守纪意识和主人翁意识。2、抓机制—强化职业道德建设规范。要建立职业道德建设目标体系,定期召开会议,对职业道德建设做出安排部署,提出目标,考核办法,并将目标层层分解,落实责任,形成从上到下层层抓,层层建立职业道德建设目标保障体系。3、抓载体—增强职业道德建设效果。党、政、工团各级组织要充分利用各种载体,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建设系列活动,如有针对性地开展“人为什么会违章”、“怎样避免习惯性违章”、“怎样规避风险”等专题讨论活动,引导职工从自我做起,查找原因,修正错误,保障安全。在此基础上,坚持常抓不懈的安全教育,安全培训和安全知识学习,在全体职工心目中灌输安全第一的思想,让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中来,树立起强烈的安全责任意识。坚持四个经常—就是坚持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培训;经常性的督促检查;经常性的考核;经常性的分析、总结、讲评,真正把口头上讲安全,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抓安全,确保安全工作不走形式,扎实有效。
          重视员工的心理分析,对于因势利导抓好安全教育,避免事故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员工由于其年龄、文化教育程度、家庭环境等诸方面不同,都有自己的个性,并经常表现在自己的日常行为中,使每个人的安全行为表现出独特的一面。员工情绪对安全生产的影响也较大。情绪是人的一种心理活动,在某个时间段内,因家庭关系、人际社会关系、个人的欲求、身体的健康状况等影响,情绪都会产生强烈波动。同时,要解决员工在安全行为、安全心理方面存在的认知障碍,也就是员工安全意识不强,对不安全行为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到位,存在侥幸心理的经验主义,不按措施和规程来作业,造成严重的后果。其次是技术业务障碍,有的员工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平时又不注重学习,随着高科技设备的不断更新,无形之中,自身能力已不符合岗位所需。在面对新设施、新技术时,无从下手或盲目作业,造成安全事故。
          思想支配行动。员工安全工作应将员工安全思想教育作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教育引导员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从灵魂深处引起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从心理上创造安全意识。一是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把一些通俗易懂、易记易背的安全嘱语、警语、安全行为规范等,提炼成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理念,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安全理念群,并通过视觉冲击、理念解析、理念践行等手段,把所倡导的安全理念不断渗透到员工的灵魂里,根植于脑海里,形成全体员工共同认同和遵守的安全价值观念和安全行为规范。
          抓好员工安全心理的分析,要重视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它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一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物质文化。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文化,诸如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厂容厂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二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行为文化。它包括全体职工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职工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三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观念文化。它是一个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安全是一种观念。观念决定行动,观念指导行动。没有安全观念的人就没有安全忧患意识,就会遭受事故的袭击。比如,有的把安全检查看成是对自己过不去,挑毛病,找茬子,没有把遵守规章制度看成是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殊不知,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必然会导致事故发生,所追求的效益都将成为泡影。安全观念更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只有时刻想着安全,工作事事处处注意安全,牢记安全观念,才能营造安定和谐的氛围。安全文化建设能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态度、信念、道德和行为准则,提升个人现代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自觉地规范自身的安全行为,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能在企业内部建立强大的安全文化氛围,营造“安全第一”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强有力的安全文化场,形成全体员工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借助群体效应和从众心理,引导员工自律,同时使不遵守安全行为规范的举动变得与群体格格不入并遭到排斥,从而促进员工整体安全素质的提高,构建本质安全的思想基础。
发表于 2013-10-11 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你不用这样吧,东东
发表于 2013-10-12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透彻,特别是对几种心理的分析。
发表于 2013-10-12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东东,干吗啊?
发表于 2013-10-12 1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夸张的感觉
发表于 2013-10-18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抱着学习的态度。
发表于 2013-10-21 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1-12 04: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