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工业现代化的推进,机器人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原因可能有很多,无非是两条:其一,考虑安全生产,有些工作不适合让活生生的人来做;其二,考虑成本,有些工作让机器人来做成本更低。有人说:解决XXX生产厂家工人权利问题的最好的方案就在于尽可能用机器人取代工人;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杨栋梁答记者问前的开场的安全提示中,提到了梦中的机器人,实现“零死亡”“零伤亡”。机器人可在职业危害场所和危险地带作业,实现了安全生产这支“绩优股”。 现在,全世界的机器人日益繁多起来。有人把机器人分编为四个军团:顺序型、沿轨道作业型、远距离作业型和适应型。通俗点说,有农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医疗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体育机器人、讲解机器人、军用机器人、特种工作机器人、微型机器人等。工厂、矿山等都尝试“机器人”作业,一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二能避免职业危害和安全事故,三有效破解“用工荒”;机器人能进行精准化作业,在工业生产上实现了进料、生产、入库全部自动化,极大地提高了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在恶劣的条件下,操作工人容易疲劳,难以较长时间保持工作稳定性和一致性,而机器人则工作状态稳定,不会疲劳。安全生产借助科技手段取得更好、更大的成就,也能圆了杨局长在两会期间说过的机器人梦,可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事故。 企业能通过科技兴安,获得多方共赢,政府监管层面也更有作为;互联网的出现与运用,让政府监管职能,变得更快捷、高效了。那“互联网+安全生产”会怎样?这个问题值得安全生产监管职能部门探讨。“科技兴安”,绝不是只减少事故、避免伤亡那么简单,经济效益、社会责任都能成为潜在的“绩优股”,但在结构调整时期,要提高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机器人”拉升一下安全生产这个“绩优股”,并借以取得“红利”:工人平安下班、工厂合法赚钱、政府依法有效监管,实现共赢的“和谐生态”。 (聂日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