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安全工程师论坛

 找回密码
 注 册
查看: 378|回复: 1

开车哄小孩子 小心害人害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25 09: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开车哄小孩子 小心害人害己!
2016-03-25 07:49:58
分享到:新浪微博腾讯微博QQ空间人人网豆瓣网
第573期
前不久,在安徽芜湖境内的高速上,交警发现这样的一幕,一辆正在高速上行驶的汽车,竟然放起了风筝。当天上午正在巡逻的高速交警发现,一辆轿车占用应急车道行驶且车速时快时慢。
当交警驱车上前查看时发现轿车的玻璃窗上方竟然扬起了一个风筝。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高速路上不时有车辆驶过,黑色轿车驾驶员的行为十分危险,交警立即将车辆喊停,并带至附近服务区了解情况。
为了哄孩子开心,又不耽误行程,李某便想出让妻子负责把风筝放到车窗外的办法,自己则将车开慢一点。
将风筝放出窗外,不仅影响司机的注意力,同时也有可能会影响高速路上其他司机的视野,这是十分危险的。幸好在交警的及时制止之下,没有发生事故。  
类似的“哄孩子”交通事故不少
都说孩子是家长的心头肉,可有时候偏偏又马虎对待。很多交通事故,交警细究事故原因发现都因家长边开车边哄孩子。
曾有男童坐副驾驶玩妈妈手机,令家长分神酿成交通事故:经民警调查,开车的年轻妈妈姓许,事发时,车上副驾驶座坐着她儿子。小男孩全程都没系安全带,一直专心地玩着妈妈的手机。据许女士回忆,当时玩游戏的儿子突然吵闹起来,说是手机没电了,让妈妈给手机换电池。许女士一边开车一边腾出手来去拿儿子的手机,还对儿子说,到家后再给手机充电。正当她耐心地和儿子交流时,前方行驶的大货车因为红灯突然刹车。此时注意力不集中的许女士一下没反应过来,刹车不及便追尾了大货车。

幸亏车速不快,孩子受伤不是太严重。但这孩子被吓得不轻,下车后紧紧抱着妈妈的大腿,小脸蛋红得异常。
为此,民警建议,家长开车带娃要注意些相关事项。建议开车带娃做到“三不”:
儿童不坐副驾驶座,儿童不宜系成人安全带,开车时不宜与孩子嬉闹说笑。
12岁以下儿童是不宜坐在副驾驶座的。民警说,一般私家车都配备有安全气囊,但是这些在事故中救命的装置都是根据成人的身高、体态设计的。一旦安全气囊被触发,很可能成为伤害孩子的“凶器”。根据经验,12岁以下的儿童坐在后排才比较安全,而4岁以下的宝宝最好能配备儿童安全座椅。
同样道理,安全带对体型娇弱的孩子也是“双刃剑”。尽管安全带的位置可以调节,但很多孩子坐高都很低,孩子的脖颈部位往往是成人的胸部,所以使用不当,安全带就成了“勒脖带”。
民警说,现在很多家长工作繁忙,将接送时间当成与孩子交流的宝贵时光,而放在副驾驶座上就更容易有肢体接触或眼神沟通。然而这样做,家长开车时的注意力会分散,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反应就会慢一拍。为此,交警提醒广大驾驶人,开车时一定要注意力集中,出行前最好嘱咐孩子保持安静。
开车时,尤其是高速驾驶的情况下,对驾驶员的视力、视野、反应能力要求都是很高的,一个小小的动作和疏忽就有可能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除了正确哄住“熊孩子”,安全播报还要在这里为大家提示:高速车祸猛于虎,驾驶陋习要戒掉!  
陋习一:开车吃东西
在高速公路上,一些驾驶员并不觉得开车吃东西对行车安全有影响,认为这样做可以节约时间,只要开车时谨慎点就行。不少驾驶员都表示,抽烟、喝水就更没有必要等到休息站了,认为完全没有那个必要。
应对方法:如果实在是饥饿难忍找到服务区吃饱了再走。 
陋习二不系或假系安全带 
有的人怕弄褶了衣服或觉得麻烦,驾车时经常不系安全带。有的人将安全带的一端用夹子卡住,却松松地搭在胸前,来对付警察,这时的安全带完全失去作用。
还有的人认为:有安全气囊就万事大吉了。然而,调查资料表明,只有安全气囊而没有系安全带,车辆发生事故时生还的概率为15%,而当有安全气囊且系安全带,生还的概率为45%。由此可见,系了安全带后,安全系数将大大上升。  
应付方法:没有办法,保命重要,老老实实系上安全带。


陋习三:开车接听手机、刷微博、聊微信 
高速行驶接听手机,一注意力分散,方向跑偏,二车速突然减慢,易引起后车追尾。即使是用耳机,也有同样问题。
应对办法:上高速前把手机开到静音状态。因为听着铃声响不去接,心情会很急躁,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开车。开到静音状态,到休息站时,再拿出手机给来电一一回复。高速公路是全封闭的,即使家中遇到急事,也不可能立刻掉头,还是要到下一个出口再返回的。所以不必急于在路上接电话。再一个方法是指定一位乘员专给你接电话。


陋习四:错过出口倒车 
一不小心错过了出口,又倒车回来,或者在经过路牌时,突然刹车减速,甚至停下来看路牌、打电话问。这都是高速公路行车的大忌。
应对办法:速公路上因道路不熟,低速行驶或突然停车造成的追尾事故很多,而且大都发生在出口附近。出发前最好先问清楚要下的出口名称,或者在高速入口处向路政人员打听清楚。然后一路上要留意标志牌,一般出口前2公里开始就有提醒标志。万一开过头,千万不能倒车,只超过一米也不行。应该在下一个出口下去,到收费站问清楚后,再重新上路。


陋习五:司机与乘客高谈阔论  
自驾游一般车上都是趣味相投的好朋友,大家一路说笑,司机有时也会“忘我地”加入进去。司机有时为防止疲劳瞌睡,需要有人在旁边说说话,但聊得太投入了,就会严重分散注意力,引发不良后果。
应对办法:乘客可以适当和司机说说话,但不要说那些需要动脑筋或要引起争论的话题。司机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开车上,偶尔听几句,不要多参与。

陋习六:司机与超越车辆飙车
在开车过程中,车速不同必定会有超车的情况,某些司机会因自己的个人原因,为逞一时之快,提起速度再赶超,这时的开车心态会影响注意力,造成危险。同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第五节第七十八条规定:高速公路应当标明车道的行驶速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最低车速不得低于每小时60公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小型载客汽车最高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120公里,其他机动车不得超过每小时100公里,摩托车不得超过每小时80公里。
应对方法:请按照交通规则行车,切勿逞一时之快,以生命为代价。

陋习七:不开转向灯强行并线
部分驾驶员在开车时,并线时不喜欢打转向灯。这也就意味着,在同一区域内,交通参与者无法获得你的行车意图,增加行车危险。
应对方法:没有别的办法,请开转向灯。

陋习八: 单手握方向盘
双手握住方向盘是驾校教练最常做的提醒。据专家测试,汽车在高速行驶,或者遇到紧急情况时,单手对汽车的操控能力不及双手的一半,也就是说,在单手来不及反应的瞬间,双手控制方向盘可能挽救一个或者几个人的生命。
更有些司机在行驶中双手离开方向盘,这是非常危险的,如果路面出现坡、坑颠簸时,或者一阵风影响了汽车的方向,手不能把握方向盘而偏离航线,极易出现交通事故。
应对方法:请时刻保持警惕,双手握住方向盘,不能有丝毫侥幸心理。


陋习九: 被大车跟进
被大车追尾除了造成物理伤害之外,最大的副作用,就是会引爆油箱,起火或者车子BZ!
还有一种情况,更加恐怖,就是前后被大车夹击的情况!一旦出现状况,基本就成相片!
应对方法:在高速上,除了要观察前面,和前车保持良好的安全距离之外,还要通过后视镜,时刻警惕后车的情况。如果遇到后车有大车跟的情况,应该找机会,超车远离。当遇到前后同时有大车的情况,这时候一定要找机会第一时间远离!

陋习十: 内摆放娃娃和其它无法固定的装饰用品
很多司机,为了让车内更加美观,或者更加有个性,会在车内摆放很多挂件或者摆件。有的女性司机还喜欢在后挡风玻璃前放一堆娃娃,其实这非常不可取。
首先,挂件和中控台的摆件和挂件,很容易遮挡司机的视线,看不见从侧方窜出来的车辆。后挡风玻璃前的娃娃,很容易影响司机对后车的判断,视线被遮挡,有时候后方有车突然超车,你无法看见,这在高速上是致命的!
其次,一旦发生碰撞,这些无法固定的饰品,会随车的翻滚而运动,容易对司机和乘客造成二次伤害,而这种伤害有时候比撞击的伤害还要致命。
应对方法:高速长途驾驶,请收起车内的娃娃和其它无法固定的装饰用品,关键时候会成为隐形凶器!

甚至还有边敷面膜边开车的女司机撞人事件!2015年南京江宁交警大队湖熟中队在处理一辆奥迪轿车撞伤一名电动车骑车人案件时,发现肇事者为一名女司机,脸上正敷着面膜。女司机表示,在开车过程中,面膜上流下的水滴影响了视线,也分散了她的注意力,结果撞到了骑车人。所幸,这起事故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由于当时司机已经减速,骑车人只是皮外伤。
此外,随着各种叫车软件的兴起,不少的哥往往一边开车一边留意着手机里的叫车信息,也导致不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警方提醒,开车时的一些小陋习广泛存在,很多人都不努力去试着去改正。用自己从没出过车祸作为不去改正陋习的借口,其实是一种很愚蠢的思考方式。大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注意行车安全,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
发表于 2016-3-2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删帖申请|版权声明|手机版|Archiver|anquan.party

GMT+8, 2025-2-1 09:5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