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供销商店仍营业 店主:哪天开不动再关发布时间: 2016-10-24 05:26:03 | 来源: 北京青年报 | 作者: 李铁柱 | 责任编辑: 赵超
十五六平方米的店里三面摆放着柜台,柜台下面,零散地摆放着一些日用百货 门的正上方悬挂着“文明单位”的牌子 供销老店里的老式铁秤 在商场超市甚至网店“四处开花”的当下,供销社和供销商店对很多人来说已经成为久远而陌生的词汇。 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供销社曾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销售生活用品、收购农副产品,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在一般的村子里,供销社设有供销商店。 在北京门头沟区清水镇黄塔村,一处旧时的供销商店时至今日仍在营业。虽然跟以前的供销商店性质上早已不同,但店内陈设、装饰却和几十年前相差无几,经营者也是当年供销商店退休的老员工。 小村庄里的“供销老店” 出北京城区一路向西120多公里,在山路间穿梭近3个小时,便可以到达门头沟清水镇黄塔村,远远看去,这个只有1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藏身在秋天的树叶中,异常安静。 在村口,一座看起来有些破旧的房子上写着“发展经济黄塔供销合作商店”的白字,房子的门边挂着一块看起来有些年头的招牌,窗户框上绿漆有些泛白,已经脱落多处,墙壁上用油漆写着的“日用百货综合商店”字样也已经有些模糊。 70岁的梁俭点着一根烟坐在店门口,跟几个年龄相仿的老人打牌、聊天,这是他的小商店。 偶尔有客人来买东西,梁俭放下手中的牌起身到店里,给客人拿完东西后便用柜台上的算盘把钱算好,然后习惯性地跟客人寒暄几句,聊到高兴处会大声笑出来。 跟店外一样,小店的里面同样陈旧,虽然是白天,但店里面仍然有些灰暗,店里的墙壁涂着白色的石灰涂料,大部分已经变成了青灰色,屋顶歪歪斜斜吊着一个电灯,门的正上方悬挂着一块红色的写有“文明单位”字样的牌子。 十五六平方米的店里三面摆放着柜台,柜台下面,零散地摆放着一些日用百货和零食——肥皂、洗洁精、火腿肠等,货架上则分门别类地摆放着散装茶叶、饮料、烟酒,还有一些布鞋、胶鞋、白纸、洗发水。
|